第一百十二章 训练-《重生之叱咤乐坛》
第(1/3)页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有过现场乐队伴奏演唱经历的爱乐者,往往会发现一件让他们很难受的事情,那就是速度。一会儿唱得快了,乐队的伴奏拖到了演唱的后面;一会儿又唱得慢了,乐队的伴奏赶到了演唱的前面。
当然,大多数出色的乐队都会跟随着歌手的速度来走,歌手加快速度他们伴奏的速度也会加快,反之亦然。不过这样的跟随也是需要时间的,哪怕很短,也还是有的。
没有经过训练的话,歌手与乐队在演唱速度上的配合很难协调起来,这会让歌手分心。歌手分心在演唱的速度上面,演唱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伴奏带就不同。
伴奏带的速度是固定死的,80就是80,100就是100,这个速度不会前后变化(也是可以做变化的,只是不多)。就算a段和b段的速度不一样,找到规律也不难,而且找到之后下次也不会再继续变化。
这当然更容易让歌手掌握,但是同时也失去了演唱的灵活性。
这一点我们先不讨论,以后有机会再说。单说这样的情况下,唱惯了伴奏带的爱乐者们,跟着乐队现场伴奏来演唱,速度上面就很难掌握好。如果能够做到,那么又要恭喜了,这位爱乐者的节奏感一定是非常好的。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听音感觉的不同。
伴奏带从音响里面放出来,跟现场乐队真实乐器的声音从音响里面传出来,这是完全不一样的,听感上面的变化有时候会让一模一样的伴奏变得完全不同。
形象一点来说明。
听伴奏带演唱,即使歌手的周围全都是音箱,给歌手的感觉仍然是比较扁平的、平面化的声音。但是现场乐队的伴奏,那就是被声音完全包容的立体的感觉。
这就是所谓的“现场感”了。
这一点,在乐器上面体现得特别明显,尤其是鼓。
顺便说一下,伴奏带里的鼓,是没有可能完全再现真鼓的那种音质的。录音技术哪怕进步到了几十年后,都没有办法完全录制鼓的所有特性(包括其它乐器都是如此,鼓特别明显)。因此,即使是再好的录音再好的音响设备,都无法准确还原真鼓的现场演奏。这也是叶梓羡慕谭校长的原因了,能用真鼓来直接录音,肯定在质感上是远远超过合成器中的音色鼓的。
这样一种一种乐器叠加起来,听感上的差距就很大了。再加上现场乐队的立体感和包容感,不熟悉不习惯的话,一听现场乐队的演奏首先就会吓一跳,很难找清方向。
“现场感”的不同会让没有经过训练的歌手在演唱时非常难受。
因为伴奏带的平面感,演唱的声音是突出在伴奏带外面的,歌手很容易抓住自己的声音控制自己的声音。但是现场乐队的包容感会让歌手演唱的声音混杂在乐队声音中间,即使将麦克风的音量调大,周围的声音仍然会将歌手的声音包在里面,歌声的控制上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这就好像一个是对着镜子看自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要化妆容易得很。另一个就是四周左右都是镜子,而且在不停地摇晃,看清自己的难度倍增,化妆的难度同样也是翻倍增加。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