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高澄束发高冠、褒衣博带,足下又是台履。入宫没带剑不说,且衣裳行动极其不便。他不动声色地看着于谨走近,心里估计着形式,表面上看起来还是镇定自若的样子。 “高侍中不是要问我私通梁将兰钦、兰京父子的里通敌国之罪吗?怎么要走了?”于谨沉着问道。 这就更奇怪了,通敌相当于谋反,是灭族的重罪,哪里有人不等事情弄清楚就自己主动给自己扣上重罪的? 高澄看着于谨,沉吟一瞬,忽道,“大都督言重了,此事不必现在深究,日后自然分明。大都督既然奉旨在此值守炼丹,就不必管外面的事。”说罢转身向崔季舒吩咐道,“既然天子有旨意,你必要多多派人来护卫好大都督,不许闲人相扰。” 崔季舒领命。 高澄深深地看了于谨一眼,转身便走。 “高澄!”于谨见他转身要离去,忽然一声大喝。 “郎主!”崔季舒一声惊呼。 高澄只觉得身后冷风突至,忙闪身一躲。等他再转过身来时,正是于谨举剑直劈他面门。 高洋候在椒房殿外,想着近几日来长姊皇后高常君的屡次召见,似乎长姊说过的话句句有深意。正暗自思索的时候,忽见殿门大开。 此时寺宦、宫婢成群,簇拥着相携而出的皇帝元修和皇后高常君。高洋急忙趋上觐见。 皇后高常君看了看匍匐在下的弟弟高洋,忽然朗声道,“渤海王二子高洋,奉上听命素来恭敬,主上特封其为太原郡开国公,授散骑常侍。” 这个诏命太突如其来,高洋一下子成了焦点。就是连他自己也有点不敢相信刚刚听到的。高洋伏地未动,他深知自己没有尺寸之功,就凭他是大丞相的儿子要封官赠爵也还未到时机,怎么会突然有此诏命降临呢?况且述诏的是皇后,他的长姊,却不是皇帝本人。是领旨还是不领旨,是谢恩还是不谢恩? 寺宦宫婢们却都暗窥着皇帝元修。元修本性最恨大丞相高欢在洛阳时处处掣肘,以相命代皇命。如今皇后公然当着皇帝的面封赠自己的亲弟弟,皇帝又该是如何的雷霆之怒? 鸦雀无声之际,皇帝元修忽然开了口,“高洋,你不谢恩吗?” 显然,皇帝不但不怒,对皇后的越俎代庖还深以为许。 高洋这才明白过来,急忙谢恩。 “起来,起来。”皇后高常君催促道。见高洋站起身,便又吩咐,“本宫与主上一同出宫去龙门山潜香寺礼佛,太原公扈从之。”说罢便携着皇帝元修一同向车辇走去。 高洋一怔,急忙向身后跟着自己的人耳语了几句,然后也快步跟上帝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