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题种种论宝钗(一)-《诛红与八十红论》


    第(3/3)页

    第四、“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爱路公案。这是宝钗唯一的情话,宝玉随之唯一的心畅,但却是连着别人带出来的。那么宝钗爱宝玉么?

    第八回比通灵一节,宝玉与宝钗有了独处机会。宝钗向在旁发呆的莺儿问了一句话,注意她明白原因,不直接斥责却让莺儿去倒茶,而是巧问一句。这引出金玉相会,乃至后来众口舟舟的“金玉良缘”。这时,宝钗或许只有微意,还不能说爱上宝玉。但黛玉紧跟着来了,因为宝玉本想不引人注目,绕了半个府后动静反大了。黛玉的表现说不好听的像个霸食的猫,这种强烈的占有欲宝钗明白得很。更主要的是宝玉反应使宝钗搞清楚了贾府逻辑。如果宝玉这颗砝码不是偏向黛玉,那以后会完全不同。薛姨妈曾言道:“你这个多心的,有这样想,我就没这样心。”此语是对这“没教养”孩子的唯一反击,随后的“刀子嘴”反象赞誉了,因为荣国府那个不是拔根毛都能当哨吹的透亮人。这一回书决定了薛氏母女在贾府的行为方略。

    所以,第二十五回宝钗拿如来佛打趣,把宝玉推给黛玉,像前面凤姐一样,她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第三十回宝玉说话造次,宝钗唯一一次动怒,说出“你再疑我”四字,事后想来倒像是说给黛玉听:我跟宝玉划清界限了!当然,宝钗一贯理性面热心冷,把自己围得风雨不透,但此时她心中清楚是不爱宝玉的,虽然宝玉与那些膏粱子弟相比确然超拔诸人。

    意料之外是宝玉挨打了、探宝玉她心动了、劝哥哥把“窗纸”挑破了,宝钗的路是无可挽回。以前种种势必无用,宝钗一夜之哭比不得黛玉一世之哭,但效果是一般无二。

    随后,宝钗才发现她的爱情之路是如此艰难。第三十六回宝钗在绛芸轩听到梦中“神瑛”吐真言,终于明白宝玉、黛玉已经知己无间。继而想到自己原来有的那么多助威者,宝钗选择了“曲线”爱情之路。在这场竞赛她落后很多,贾府所有人都成了她力量来源——这里面也包括黛玉,因为后来她知道黛玉、湘云在窗外,却不知两人早走一步,没听到那句真言。当然书写得本也如此精彩,也写出宝钗爱得如此沉重。蘅芜苑那各式石块及与之盘根错节的藤曼,就是宝钗用情丝织就爱网的明证。

    最终成就她的是黛玉魂飞葬花,最终毁灭她的也是此事。因为宝玉成为第二十八回那样想“金玉”一事的“呆雁”,成为失去神瑛元神的石头躯壳。她可以摆布得宝玉如高鹗续书中学八股、考功名,给自己挣得凤冠霞帔,但面对心死的宝玉冰石般外表,她又能怎样?那些原来曾经吸引她的东西却永久的消失了,这是她所盼望与需要的人么?她编就的踮脚爱网石阵,最终压在自己的背上。伴随她的是那套“逝者已矣!活着的人要坚强的活着”的生命哲学。那么宝钗真坚强的没有极限么?“金簪雪里埋”的生活她南忍耐多久?曹雪芹并没有预示宝钗婚后有无子嗣,所以象李纨那样的生活她能否获得也是不能预期的。

    第五、“任是无情也动人”——爱型公案。爱情是人类最复杂的情感,爱事业就变幻莫测、罄竹难书。归结宝钗的爱情,说无情是外人的观感,理智是这种爱的本来。

    我们先看宝玉对宝钗的情感——前八十回一贯是“宝姐姐”的情感,宝玉坚持黛玉是他的唯一,故此在第六十六回中有“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恋爱的人最为对方着想,相反就不爱啦。第三十回宝玉比宝钗为杨妃:是貌如此,宝玉原本无恶意。但宝玉却未顾及到历史上的杨玉环是人品比不得、功过比不得、结果比不得的人物,如此让宝钗怎能不怒!相反宝玉对黛玉是百般小心、万分忍气,猛然冒出的西厢情话也价值连城。

    当众人开始垒积“金玉良缘”后,这就成为宝玉仕途经济外另一个逆反点,宝钗也就战战兢兢、谨小慎微了。宝钗以条理分明的个性条理着她的爱情、于人于己都有利无损的爱情。这是第四十五回宝钗、黛玉金兰语的根由,其间无一丝虚假。这种不带一丝热度的情理之情是如宝玉辈所不理解、不欣赏、不接受的。宝钗的“幕后”努力使宝玉越来越远离她,她的价值是宝玉目前所不能发现的。

    历史上悲剧易出经典在于剧中人物命运与现实生活幸福甜蜜感暗示的巨大心理反差。曹雪芹笔下佳人多数又苦又悲,从判词看宝、钗、黛****纠纷,宝、黛两人毕竟品尝了爱的滋味,而薛宝钗则心中最苦、处境最悲、努力最强、代价最大、爱之弥深却结局最惨。那么,真果如此一丝出路也无么?黛玉的结果是预见好的,大众对宝钗的幸福却是有期待。在第六十二回有这样一个情节:袭人端来两钟新茶。宝玉拿一钟,宝钗、黛玉共分一杯。大家有什么联想?宝钗巨大努力背后目的是妥协么?妥协方向是什么?如果有希望,那么希望它是无限的。

    原稿:2005.2.25修订:2016.3.9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