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硝烟弥漫-《大时代之1983》


    第(3/3)页

    这场面真的是蔚为壮观!

    订了货的书店安排汽车在印刷厂门口等候,书装订好一批就运走一批,络绎不绝,前仆后继。

    三百册!

    五百册!

    两千册!

    ……

    又是一天时间,四万册全完。

    劳累了一天的老部长一边整理着手中的票据。一边回过头苦笑着对印刷厂厂长说:“兄弟,啥也别说了,你就再印个五万册吧……不不,要十万册。”

    复旦大学出版社的老部长认为十万册应该差不多了。

    而实际情况也正如他猜测的那样,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随着运往全国各地的《士兵突击》纷纷上架,第一次印刷的五万册新书刚上架还没等溅起一阵水花,就迅速被读者们抢购一空。

    这些被嗷嗷待乳要求买书的人们逼迫着的书店负责人一边兴奋的应承说新一批的书马上就到,另一边却直接将电话拨到了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发行部去——

    喂,是复旦大学出版社吗?这里是xxx新华书店啊,《士兵突击》还有没有了?再给我进五百册!

    ……

    新华书店全国各地都有,一个大城市最少有三四家书店,小城市、小县城也都有自己的新华书店,如果每一家书店再要五百册电话,那需要多少书啊?

    接电话的工作人员有些头大了。

    而寄到《文汇报》要求购买《士兵突击》的读者来信也有大几千封,有一些性急的读者直接就将钱汇到了《文汇报》编辑部。

    硝烟弥漫,真的是硝烟弥漫!

    这样的情况虽然早已在戈文的预料之中,可是看到如此踊跃的购买热潮时,他的心中还是非常的自豪和兴奋。

    这算不算一炮而响?

    这算不算是洛阳纸贵呢?

    戈文可是专门去了上海最大的新华书店去瞧过现场的热销场景,刚刚被书店服务人员摆上柜台的近三十本书不到两个小时就很快被读者们抢着购买走,戈文甚至还亲眼看到有两个读者因为最后一本书差点嚷起来,若不是书店还有存货,真不知道那两人会不会动手。

    戈文自己也通过复旦大学出版社给自己留了将近三十多本新书,这是他打算收藏以及送人的。

    在送给巴金的《士兵突击》中,他在扉页上这样写道:“弟子陋作恳请老师斧正。戈文。1984年5月29日。”

    在送给陈红军、卫建国、老枪、孙强等人的书中,戈文则写道:“这书是献给你们这些军人的!戈文。”

    而在寄往美国的《士兵突击》中,戈文只是简简单单的书中签了名,和三毛的联系自有附着的信件来描述。

    除此之外,戈文还分别给李煜、高林、林一铭、王胜、甘馨、妮可、安可等一众他认识的朋友们送上了自己的书,这收获的喜悦戈文愿意分享给每一个他所认识的人,他希望所有人都能够分享他的高兴和自豪。(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