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工程阎家-《文科大唐》
第(3/3)页
阎立德还是比较明白的,知道隋末时期不行的。隋末时期土地兼并严重,再加上土地分割已经非常严重了,想要实行这种把土地使用权利集中使用的方法很难。再加上那个土地兼并时候各种乌七八糟的事情很难推广下去,这样自然无法做到第一步把土地的使用权集中起来重新划分。只有在一个王朝刚刚建立,人少地多,百姓因为劳动力缺乏,不得不组成合作社尽可能的利用土地。
不然一旦土地兼并,再加上人均耕地的减少,这样百姓当然不能接受这种把土地集中使用的方案。所以隋朝时期实行这个,确实很难。如果连合作社都建立不起来,接下来的专职服役的人也都无法做到了。
“这个真的是立国安邦的至宝,可以在我大唐开国初期也就尽可能的把人力都利用到了极致,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这样才是最重要的。好东西啊,真的是好方法!”阎立德也都难得赞叹说道。
阎家从事工程行业,自然是对于这个非常熟悉,尤其是组织人力物力方面更是熟悉了。时不凡这个方法可以克服过去的那种弊病,让一个个专职服役的人都成为熟练工,一个熟练工甚至有的能够顶的上十个新手。甚至在质量方面,哪怕熟练工速度是新手的十倍,可是质量却绝对比新手还要好。
再加上按量计算,比起过去的按时间计算那种做多做少都一样,大家都磨时间好得多。按量计算可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效率至少提高两倍,甚至三倍。一旦他们成为了熟练工,这样效率简直是无法衡量的。
阎家人都是做这个的,他们对于这里面的门道非常熟悉。所以阎立德一看这个方案,那就知道是绝对的好方法,比起过去的徭役按天算好得多。甚至这个专门请人代替服徭役的方法,更是绝了。过去代替服徭役,是贵族有钱人才有的资格。
可是经过了时不凡这么一个腾挪,经过了特殊的组织方法,不但服徭役的人手不会少,也不耽误农桑,更是能够调动服徭役的土木建筑工的积极性,一个人顶两三个人用。一旦熟练之后,一个人顶十个人二十个人用都不是不行。
“人还是这些人,可是一个人顶的上过去的最少几个人。经过了时县男这么腾挪,愣是把一个人发挥出了少说五六个人的力量。而再从中节省的粮食,时间,更是无法估算啊!这样如果我大唐都能够如此,那等于是人口凭空多了好几倍啊!”阎立德激动的赞叹道。
如果不是内行,根本不了解时不凡这份生产合作社的组织方法有多么巨大的价值,而阎立德就是这个内行,搞工程的如果还看不出这份方案的价值,那阎家这么多年不白混了吗?
“好,我同意了,我让舍弟去帮你弄这个水利。舍弟目前还在等待分配职位,我想他还是有时间去帮你弄这个水利的。”阎立德说。(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