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工程阎家-《文科大唐》
第(2/3)页
阎立德听了之,居然从这个位置上起来了,一脸的好奇。而时不凡也都摸不清楚阎立德的态度,要知道想要修建水利工程,还真的很难离得开这个姓阎的。阎立德和他弟弟阎立本,是唐朝时期著名的画家,阎立本后来更是唐朝时期的宰相了。
阎立德阎立本还有他们的父亲,更是北周到隋唐时期的著名的工程学家。阎家是著名的工程学家,曾经替隋唐皇帝修建过不少的工程,比如说宫殿和陵寝。当然,本来隋朝时期还有一个人叫做宇文铠,也是一个工程专家,不过他已经去世多年。
所以目前能够请到的也就是阎立德和阎立本这俩兄弟了,别的工程设计专家,时不凡还真的不知道是谁。
阎立德过了好一会,才说:“从家父开始,我们都修了不少东西。有宫殿,有陵寝,甚至家父曾经参与过大运河其中一段的修建。可是这么多年以来,你还是第一个跟我们阎家想要修建一个水利工程,专门给百姓灌溉用的!哪怕有一些人想要我们阎家修建那些工程,往往都是各种什么宫殿,还有一些亭台阁楼,你是第一个跟我们请求想要弄一个给百姓灌溉用的水利。因为这种水利,做好了没有什么功劳,远不如做那些亭台阁楼,能增色显得有成绩。”
“没有想到,古代居然也有‘政绩工程’这个做法,看来虽然时代不一样,可是这些破玩意倒是一脉相承,弄了很多华而不实的工程出来大兴土木。”时不凡心里再次吐槽这帮官僚了。
不过,阎立德过了好一会,说:“其实,要说这个一个县的水利,这个其实难不倒我们阎家。我们阎家连大运河都能够修,何况是一个小小的县的水利?可是,你知道大兴土木,最为难的是哪一个地方吗?我哪怕给了你一个图纸,还有设计的方案,可是你能够弄成真的吗?如果你没有本事弄成真的,那也就别来找我们了!”
“你知道吗?当年家父参与了大运河的修建,当年大运河隋炀帝征发百万民夫,死了不少人啊!你知道家父当年被骂了多惨吗?家父当年负责弄大运河,家父几乎天天被人咒骂。可是这个能够怪我们吗?”
时不凡也都沉默,因为这个阎家其实只是设计者,结果也就是被怪罪为了害死那么多百姓的罪魁祸首。好像阎家设计了大运河,可是最后却成了背黑锅的对象。可是修建大运河,是隋炀帝下令的,并非是阎家。那些百姓不敢骂皇帝,可是骂阎家那叫一个惨啊!可是阎家莫名其妙的背了黑锅,就好比施工方偷工减料工程出了问题,最后是设计者背了黑锅,这样显然是让阎家非常伤心。
不过时不凡知道这个具体原因,是古代的施工工程组织方式出了问题,而进一步的核心内涵是隋唐时期的税收制度和各种社会生产制度出了问题。当然,这个古代人没有更多的积累,没有各种参考,再加上自然生产力的小农经济模式,这样引起了一连串的变化。这个说到最底层最基础的,还是经济基础的问题。如果经济基础改变了,那自然上层建筑才会跟着改变。
在目前的生产力的模式之下,以古代人的思维和思想,确实很难建立一个有效的施工条件。官府施工,从秦朝开始修长城,不就是征发徭役和民夫甚至罪犯做苦力吗?所以隋唐时期也是如此,再加上隋炀帝滥发徭役,这才是让百姓无法接受的。
“立德兄,其实我有我的办法。你看看我的方案,我通过这种组成合作社的方案,这样可以最大的减少人力的损耗,并且减少粮食物资的浪费,你看如何?”时不凡说。
时不凡把自己的方案给了这个阎立德看了看,尤其是那种专门有人负责代替大家服役的做法。把过去的服徭役从天数算变成用按照劳动成果来计算。并且专门有一批人负责服役,不至于让他们出来几天再次回去,这样中间损耗的时间花费物资花费也都节省了很多。再次结合了那些百姓的马耕等等,这样一个合作社里面有农民有工人,甚至有负责研究农业技术的“学者”。这样尽可能的调动人力和物力,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损失。
阎立德看了这份合作社方案,立马双手发抖,说:“太好了,这个方法太好了,如果当年大隋有这种方法,也都未必会……嗯,不过当年好像也不行。当年隋末人口众多,并且土地绝大部分都是在世家大族手里,恐怕想要他们集中不容易!也就是我大唐初立,人口锐减,土地相对太多,这样才有机会让他们不得不这么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