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名和利的交换-《文科大唐》


    第(2/3)页

    谁都知道唐俭目前能力显然不行,他虽然看起来有那么一点能力,可是比起房玄龄杜如晦来说却差了不少。而且他的年龄和房玄龄杜如晦是同一代人,房玄龄杜如晦是李世民的亲信了,是一直跟着李世民的。反而虽然唐俭有那么一些功劳,可是更多的都是在李渊时代立功的。而他不管是能力,还是和皇帝的亲近关系方面,也都无法和房杜相比。可是最可悲的也就是年龄,他和房杜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不像是时不凡有年轻的优势。这种老家伙年龄也就卡在那,上不去下不来的,所以他们也都有了怠工的想法,想着声色犬马,而不是努力工作奋斗了。

    “这个家伙见荣誉就上,看到了我这个计划能够成功,那可是有着巨大的泼天大功了。这么一个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够获得大量财富,然后用这些财富去打突厥人的情况,这样肯定是非常不错的。如果这个计划成功,那足以青史留名,甚至是如此巨大的功劳也都可以让他后代获得收益。唐俭看来也是想要为后代着想了,像是他们这种上不去下不来,而且也都五十岁左右的老官油子,自然会想着为后代着想。既然都快要退休了,那不为后代着想,还干什么?这个家伙和裴矩事实上是一样的,不过裴矩是希望通过帮我说话而让我欠人情。不过这个唐俭却是想要来截胡的,直接把最大一份功劳抢走,这样可以吃一个盆满钵满,这样他的后代可以获得更多的遗泽。这个唐俭,在做人方面明显没有裴矩那么好,尺寸拿捏也都没有裴矩那么精准。不过,裴矩确实是一个厉害的外交家战略家,在这方面唐俭明显远远不如裴矩。”时不凡给这个唐俭做了一个判断。

    时不凡想了一下,大概知道应该怎么应对这个唐俭了,这个唐俭既然是一个有荣誉就上,贪图这种东西的官僚,他知道应该怎么对付这种官僚。这个唐俭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年龄,上不去下不来,他自然是非常敏感的。这种失去前途的“跛脚鸭”政客,是最感性的,非常在意自己别人对于自己的看法,所以时不凡知道对于这种人不能够直接硬顶,而是要慢点来。

    反正这个唐俭也都没有几天好日子了,过不了几年也多会被明升暗降让他滚蛋,这个是肯定的。这种消极怠工的家伙李世民多半不会留着,不过时不凡也都没有必要得罪他。

    “唐尚书此言有理!”时不凡主动说道。

    大家都是一阵惊讶,时不凡居然会这么说。时不凡居然把这个泼天大功让给了唐俭,这样可真的是令人意外。谁不知道如果这个计划成功了,那未来可是功劳很大,谁不眼红啊?可是时不凡居然让给了他,这样简直是把这个大的政治资本让给了他,这样对于时不凡没有好处。

    不过唐俭大喜过望,时不凡居然真的把功劳让了大部分给他?这样意味着以后唐俭是首功,虽然大家都知道真正的计划制定者是时不凡,可是如果唐俭能够作为主要的“领导”,这样功劳首先他要拿走大半。如果时不凡不同意,那这个唐俭难免要和时不凡翻脸。唐俭也是害怕如果自己做的过分了,时不凡撂挑子怎么办?那个时候,唐俭对于这份计划里面的各种具体细节他也都不知道怎么处置,那才是麻烦的。唐俭是既想要抢功劳,为自己以后和后代积累政治资本,可是也都担心时不凡万一反弹过分,那到时候两人都尴尬。

    可是时不凡居然把这个功劳让了大部分给他,至少是名义上的大部分给他,这样意味着他未来好处无可限量。所以唐俭知道,这次自己算是欠人情了,可是他却不得不欠人情。这么一个大功,足以青史留名,以后自己退休致仕之后就靠着这个功劳混饭吃,甚至能够照顾到自己后代。所以唐俭不得不豁出脸皮来抢功劳了,而且他是礼部尚书,外交事务是由他来管理。

    不过时不凡不但没有反弹,反而支持了他,这样算是欠人情了。以后要还,哪怕自己还不了,以后自己的儿子也要还。

    “我不过是一个九品校书郎,而唐尚书乃是礼部尚书,那自然是更能够代表我大唐。所以派出一个身份高的人才能够取信于突厥,而唐尚书正好合适。而唐尚书身份高,可以胜任此项重任。而我可以担任唐尚书的通译,我对于突厥语还是有几分研究,所以我可以担任通译!”时不凡说道。

    听了这话,唐俭更是大喜过望,因为他最担心的事情也都解决了。唐俭现在也是既希望抢功劳,可是也都害怕这个计划离开了时不凡无法执行。所以他既想要抢功劳,可是也都担心如果把时不凡给惹恼了怎么办?可是现在时不凡不但还可以愿意帮他,甚至主动充当他的突厥语翻译,这样可以解决绝大部分事情了。所以时不凡这个做法,是等于是把绝大部分功劳给了他,到时候天下都会传颂他一张“利嘴”说退了突厥十几万大军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