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论战争-《文科大唐》
第(3/3)页
在后世,西方人推崇孙子兵法,那是因他们在战略上的不足,所以才推崇学习。而中国的将领应该考虑的更多是执行层的问题,因为中国太过于迷信那些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说法。完全迷信将领的谋略,这样必然会失败。
“想要打仗,首先要明白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实力,自己所处在的层次,自己对于这场战争的影响力。只有明白了这点,才能够让你们了解你们需要什么。如果你们没有成为一国重臣,那你们可以看看孙子兵法,可是不要完全把他当做可以迷信的东西。而是应该考虑如何把上级的战略执行完,这样才是你们要考虑到东西。”
“再优秀的战略,也都需要有人来进行执行,也都要保证有人来进行执行。如果无法执行,那战略其实也都是一纸空文罢了,没有任何意思。而保证战略执行的,也就是中低层将领的素质,而并非是高级将领。只有拥有足够优秀的中低层将领,那才能够保证高级降临和国家谋略的执行。如果自己的实力不行,那再怎么样的战略,那也都是无法获得执行的。”
“也许史书上更多的是讲究战略,而忽视了那些中低层将领的作用,可是我却要告诉你们,中低层将领才是战略能够执行的基础。当年秦国能有如此强大,除了优秀的战略之外,更主要的是他们绝大部分将领都是起自底层,他们是靠着真刀真枪杀出来的功业,秦军的根基扎实。而你们思考一下,晋朝时期,大量的人充斥着那些军队,真正的优秀军官无法得到提升,士兵和军官的素质大为下降,那最后造成了永嘉之乱,之后五胡乱华。是胡人的战略比我们更好吗?不,我们汉人的战略比起胡人优秀多了,可是却未能够真正的执行,因为士兵的能力和中低层将领的能力无法保证战略的执行,最后才会在胡人进攻之下屡战屡败。”
时不凡认为宋朝明朝之所以会被灭亡,其实并非是他们战略人才上的缺乏,反而是战役战术层次的人才太糟糕了。宋朝明朝的军队里面充斥着大量的文官,从原来的以文御武,到后来的以文统武,这个是在消灭军队执行力的过程。
有些政治家虽然战略意识很强,可是在战术战役层次,却糟糕的一塌糊涂。结果军队素质越来越差,根本无法保证高层的战略执行了。
李崇义马上问:“时校书郎,按照你的意思,孙子兵法应该是一国之君和国之重臣才适合真正的深入去学,反而那些普通不要多想这些,是吗?”
“是的!尉缭子曾经有过关于胜利的说法,分为不战而服人的道胜,威慑而屈人的威胜,战场交锋的力胜。如果是一国之君或者是国之重臣,考虑的是准备道胜,争取威胜,谋取力胜。可是作为将领,应该是正好反过来,准备力胜,争取威胜,谋取道胜。身份不同,考虑都应该是不同的。不同的身份使用不同的策略,这个才是兵法的精髓。而不能够一味地去谋求谋略,这也是本末倒置了。”时不凡说道,
从管理学来说,让一个执行层的人去考虑战略上的事情,这样的企业不出问题才怪了!就好比让韩信去做张良的工作,或者是张良做了韩信的工作,可却有了刘邦的权力,那这样绝对要出问题。
时不凡说完之后,突然对着窗外惊呼:“谁?”
可是当时不凡出去之后,结果只是看到了有人逃跑,那个人身上还穿着官服,不过却没有看清楚脸。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