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所谓可歌可泣-《修仙小娘子》


    第(1/3)页

    谢小满和桓温的关系,恐怕连两个当事人也很难真正说清。

    二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还是在建康城的游船上。

    那时候,谢小满重伤昏迷,“赤诚”相见,这才惹来了后面种种逼婚之类的事情。

    逼婚的事情发生之后,桓温这个人对于谢小满来说,是十分令人厌恶的。她不喜欢被人利用的感觉,更何况是被人莫名其妙的当做自己的小妾。

    于是谢小满用了些小手段,耍了些小聪明,又在谢安的主导下,将这场因缘吹散。

    因缘断了之后,谢小满虽然仍旧对桓温心有余怨,但很多事情却又悄然改变起来。

    针对桓温这个人,他的才能、他的胸襟、他所向往的、他所行动的,这些,都是谢小满所欣赏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虽然有的时候,谢小满自己也在想。自己是不是把史料中的桓温,与自己亲眼所见的桓温弄得有些混杂,这一点,就连她自己也不得而知了。

    对桓温,谢小满既欣赏,又同情。

    这个世界上,同情强者的人实在少的可怜。但谢小满明显是一个。

    很多时候……换句话说,大部分时候,桓温在谢小满眼中,就是那个《世说新语》里的人。

    是那个看着自己手植之树蓬勃成长、合围之宽后,说出那句“草木如此,而况人乎”泪眼阑珊的桓温。

    是那个徘徊无措、寻觅不得出路,看着滔滔江水,终究下定决心,说出那句“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的桓温。

    那样的桓温,在史学家看来只是一个顾盼彷徨、瞻前顾后,甚至佣兵自重的人。

    可是谢小满看到的,却是一个在黑暗的世界里,不断摸索、寻找,想要为自己。为世人找寻一条出路的人。

    野心……那是必然拥有的东西,毕竟大丈夫生于乱世,焉能苟且偷生。

    桓温有才干,有郗超的辅佐。这让他往前走了很长的一段道路,却终究无法到达尽头。

    当然,平心而论,即便是谢小满这样的马后炮,也无法判断那尽头之后到底是什么东西。

    如果桓温篡位成功。难道真的可以挽回东晋天倾的残局?这恐怕是异常困难的。

    这就像是谢玄的那场淝水之战,虽然已经足够强大,为东晋换取了一段中兴的时间,可终究再难触碰到盛世的光辉。

    晋朝如今的样子,是两汉末年直至三国后,不停动乱的结果。数百年的沉沦,很难在一代人手中修复。

    如今的中原大地,就是一个烂摊子,倒出都是破洞和补丁,很难再重塑出一件新衣。

    所有人都知道他的难处。桓温不是楚狂人,他是身处于洪流之中的人,更加明白其中的激流涌动,是一个什么样的重量。

    所以他要北伐,几乎孤注一掷的北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