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所谓可歌可泣-《修仙小娘子》
第(2/3)页
他要让朝中那些萎靡不振的士大夫看一看,让王谢那些世家大族看一看,只要肯去做,北面也并非是铁板一块!
桓温在谢小满的心中,正是这样一个形象。
一个在黑暗中大声疾呼、奔走呼唤的形象。
这样的桓温看起来有些可怜,有些可悲。却又在另一方面,异常的壮烈着。
只是,谢小满更加清楚的一点。就是在历史洪流里,桓温这样的任人物。并没有留下太多的名声,千年之后的世界里,已经很少有人听过他的名字。
这个十六岁手刃仇家的少年,这个佣兵自重的铁血汉子,这个孤单在黑夜里,期寄用手中的利刃。破开一条血路的男人……在千年之后,终究会被大浪淘沙的历史长河荡去,再也留不下太多的东西。
当然,不只是他桓温。这个魏晋南北朝的乱世里,有太多闪亮的星辰被埋没,东晋十六将的威名,也只是在小众当中传递着,闪不出耀眼的光。
生逢乱世这种事情,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悲哀的。毕竟“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可是对于桓温、对于慕容恪这样的人物来说,只有在这样的乱世里,才能真正闪耀出自己的光芒。
可他们同时又是悲哀的。因为乱世也分成三六九等,诸如隋末唐初,诸如明末清初那样的时代,有太多的英雄在天幕上闪耀如天狼,很难让人忽视。
但魏晋南北朝不一样,它比寻常的乱世还要混乱着,就仿佛一团乱麻。
教科书上不愿多做探讨,史学家埋首故纸堆的做出研究成果都要更加困难。
这就是一片黑暗的混沌,虽然带着表面上的风雅与潇洒,带着魏晋独有的风度与放旷,可那终究只是表面的东西,纸面上的东西。切开来仔细的瞧,这些吴带当风的人物们所根植的,正是一片腐蛀满身、摧枯拉朽的土地。
当然,与真正黑暗的南北朝相比,与八王之乱、永嘉南渡的西晋相比,东晋尚且是一个足够温暖的港湾,足以让世人们获得一次喘息之机。
正是在这样的喘息里,有人如同刘伶一般醉生梦死,有人如同阮籍一般长歌当哭,有人如同谢安一般审时度势,有人如同王羲之一般纵情书画山水,还有人,如同桓温这般,眯着一双猎豹似的眼睛,冷眼旁观着,又随时会将一腔热血奋不顾身的抛洒,做出一番可笑可怜、可怨可叹,却又偏偏可歌可泣的事情。
谢小满看着眼前人,想起上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对自己撂下的狠话,不禁失笑。
桓温已经打开了酒坛子,找出三只酒盏来,一一倒满。
“有什么可笑的?”桓温听到了谢小满的笑声,发问,没有抬头。
“我在想,你上回还说,要是再看到我,就要兵戎相见,分个生死。”谢小满笑道,轻咳了一声。
酒香开始肆意,果然是好酒,浓醇的让人垂涎。
“是么?我有些记不清了。”桓温低低的笑着,嗓音中带着一股子特有的磁性。
一旁的郗超抬手揉了揉脑袋,发现自己之前担忧的事情似乎有些多余,这两个家伙到底在想着些什么,自己竟然完全琢磨不透。
一句简单的“记不清了”,竟然就准备否认自己原本的言辞?
连郗超都觉得他的大将军有些无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