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发展中之中国-《穿越1862》


    第(2/3)页

    从而导致了大家都去争抢金币,熔化后收藏,从而让黄金逐渐退出流通领域。而银币则在市场上泛滥成灾,导致其价值不断贬值。从而有了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之后国家实行了跛行本位制,自此银币沦为金币的附属货币。

    欧洲人喜欢黄金,所有人都喜欢黄金。当金银同时流通时,人们对黄金的喜爱也会导致金银实际价值的失调。如果政府控制不当,银币泛滥,白银也就在人们的心底变得不值钱了。

    中国的纸币跟贵金属之间是不能直接兑换的。但100华元可值一块银元的概念已经印入了所有国人的脑子里。甚至外国人也拿这个比值来带入华元与自家货币的比率当中。现在银价暴跌,华元自身是不可能跟着暴跌的,但外国人还是趁机调整了华元与国外国币的兑换比值。虽然这些没有得到中国的承认,可一些进口到中国的外国器械就以此为依据,纷纷提高价格。本来一万块就能买到的,现在要价一万一。

    国内的银价、金价也跟着进行了调整的,自然是调低金银价格的。金银的价格在这个时候的中国并不能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中国人早就从心底里接受了华元,接受了纸币。许多人家里即使还握着真金白银,也慢慢的把真金白银同‘钱’这个概念脱离了等号。真金白银是过重物品,能卖到很多钱,但它们不是钱。

    所以金银价格的调整并不能引起举国上下的关注。反而是进口商品的提价引得诸多国货跟着提高了价格,从而在国内引起了一波涨价**。政府也就只能顺应潮流给公职人员提高薪水了。

    反正国家七百亿的财政总收入是不够花的。即使国家又多了一个电力总公司,这么个纳税盈利大户,但要把电网铺开全国,投入也是令内阁肉疼的。

    黄河已经开始建立水电站了,珠江流域。淮河流域,岷江、长江等等,这些水利项目的投入都是以亿元为单位的。纵然国家敞开了口对外招募民间资金参与投入建设,那发展银行、建设银行的水利债权也是成打成打的往外卖。

    两年时间的变化,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砻谷机、卡车等工农业设备已经在全国省份出现。这些现代农业机械,速度快,犁的深,省时省力,给中国的农业真的是插上了一对腾飞的翅膀。

    尤其是在东北和新疆,前者真正的成为了中国的北大仓,只看这两年北地的粮食价格不断在下降,朝鲜的粮价也跌落了近10%,就知道这个‘北大仓’的厉害了。

    在新疆则是棉花种植。这是刘暹对新疆的‘农业定位’,这里的棉花在后世的中国可谓赫赫有名。2010以前,那每年涌入新疆的采棉大军都是数以十万计。当然,棉花种植也少不了乌兹别克的,这里可也是赫赫有名的‘白金之国’啊。中亚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出口国,棉花产量占前苏联的70%,并且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类似于新疆棉,马克隆值为3.5-4.9,马值比较好,纤维长度长,内值比较好,短绒率低,光泽好,可纺40支以上的纱。

    当然,对比中亚,中国政府在新疆的投资更大。这里已经成为腹地了么。新疆省的面积扩大,新疆的瓜果随着火车的运载,一车车的涌入内地。现在就是两广地区,都有新疆的哈密瓜、干果买了。且除了棉花,新疆还有油料、甜菜、麻类、烟叶、药材、蚕茧等众多经济作为。

    国防军彻底统治新疆的这些年里,蚕茧的产量已达120吨,比之初增长了5倍。——别以为新疆没有丝绸,“传丝公主”的传说在新疆流传了两年前。古老的木版画上,一位来自未央宫中的少女,把蚕茧藏在发髻中,躲过卫兵的盘查,远嫁西域于阗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