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醍醐灌顶-《和熹传》
第(1/3)页
更多第四十九章醍醐灌顶
刘庆感慨地说道:“皇上,郑大人说的对,时机尚早。陛下自小钟鸣鼎食,却不知天下之事,贵在于兵事。陛下若无兵符在手,早晚要低于人下。那窦宪拥兵在外,更视我等于无物,挥刀剁肉,哪里还有什么犹豫。我们计划得再周详,人家只需挥军而入,旦夕之事啊!”
郑众看了看紧皱眉头,心乱如麻的皇帝,心里也不是滋味,他自明帝永平年中,初给事家,便对皇室忠心无二。章帝暴病身亡后,窦后封了他一个主管园林的钩盾令,明明白白的就是将他排除在了皇室大权之外。
主管园林的闲差,他当得不甘心,倒不是自己利欲熏心,而是看着窦家一党主掌朝政,刘氏皇族日益衰败,心痛不已。
刘肇登基后,每日的朝中之事,他都详详细细的问好,打听清楚,希望有一天能助小皇帝重新掌权,虽然明知此事不易,却是不得不行之事。
他柔声的安慰道:“陛下,既然目标已定,就是最大的收获。陛下不可着急啊,臣在宫中日久,也多少摸着了一些后的脾性,臣会想办法,将天六玺给陛下收回来。否则,什么事都是一个空字啊!”
刘肇拉住了他的手,觉得厚重沉稳,温暖且有力,心中便觉安心。“郑众,朕便将希望寄于你的身上。本来朕以为,得了些证据就可以置窦宪于死地,如今听了你的话,才知道朕见识得浅了。倘若大胆而行,可能真的要性命不保了。如今即使是刀砧上的鱼还要蹦达几下,朕孤注一掷,这也是唯一的。”
“陛下,臣并非是善言之人,如何做,如何说,还是要想一想。”郑众回头看了眼清河王刘庆,微笑道:“臣听说清河王的府上,有一位谋士,不知是否是真?”
刘庆一愣,心中一凛,不知他突兀的一问,是何目的。再说,李郃在自己府中之事,只有自己和皇上知道,他一个管园林的宫人,如何得知?所以,低头不语,只拿鞋踢那案腿。
郑众见他谨慎,便笑道:“陛下,你看看,清河王还防着老臣呢!”
刘肇看了一眼假装气定神闲的刘庆,也觉哑然失笑,说道:“皇兄,郑大人是可信之人!”
刘庆苦笑道“皇上,臣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觉得奇怪,郑大人在宫中管理园林,怎么会知道我府中之事?”
郑众叹道:“陛下,此事朝中人人皆知啊,只是清河王是陛下倚重之人,所以即使如窦宪之流,也只当一笑罢了。”
刘肇全身一震,仿佛一道亮的光从脑海中划过,旋即又陷入了深深的思之中。
“陛下,朝中宫中都是窦宪派来监视的人,你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窦宪的耳目。这样做有个好处。”
郑众缓缓踱着步,徐徐说道:“一,可以知道陛下的行止,以利于应变。二,陛下结交的什么人,处置了什么人,都心知肚明,以利于除掉对手,拉拢结党。这第,他本身过强势,独揽政务,他需要与皇上分庭抗礼,做事不致于梗阻。”
“可恶!”刘肇咬着牙,心里烦燥异常。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