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节 大造声势-《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2/3)页
“怎么配合?”
赵康问道。
李元胤道:“我军在临清打起北伐旗号,然后让王总兵和李总兵出兵往临清进发,这样鞑子肯定以为我们要北伐了。”
赵康道:“要是鞑子没发现怎么办?”
李元胤笑道:“怎么可能不发现。逃过来那么多人,难保其中没有鞑子的探子。而且鞑子在山东这么长时间,怎么可能不留下暗桩。再说了,大都督肯定还有后手,我们只管闹起来就好,大不了真的出兵一万过河去。”
虚张声势这种事,李元胤最擅长了,当年做农民军的时候,经常玩这种把戏。
赵康觉得有道理,尤其是万一不行就用一万人做一次攻击,总能打灭几家鞑子的庄子,不会空手而回。
北京!
“听说了吗,那杨蛮子又要北伐了!”
“听说了,还说是那洪承畴叛变了。”
“那老狗早就该死了,我大清待他以厚恩,他反而做出这种事。”
“听说那老狗把江西卖给杨蛮子了,所以杨蛮子就来打北京了。”
北京城里两个八旗子弟碰到了一起,相互传问。conad3();
这样的事情几乎在各个角落都在发生着,一种暗流在北京流动着。
就连朝堂上都惶惶不安。
“那洪承畴为什么要放弃江西?”
“为什么洪承畴把兵聚在九江?”
“为什么杨蛮子不去打洪承畴?”
“为什么洪承畴不去打杨蛮子?”
一个个问询放在多尔衮案头,有八旗权贵对洪承畴提出了质问,更有激进的直接就说洪承畴叛变了,要多尔衮派兵把他擒回来杀了。
多尔衮也是头疼,他没想到这个杨潮才刚刚从山东回去,就又闹来了,一点时间都不给他。
多尔衮已经征调了十万辽东汉人,将他们抬入汉旗,在各个满八旗军官的带领下在山西镇压大户地主的反抗同时练兵,等着十万人形成战斗力。还需要一段时间,可是杨潮却又打来了。
“让郑亲王必须死死守住!”
“告诉洪承畴,他稳守九江是对的,不过让他想点办法把杨潮拖在江南!”
多尔衮一方面只能靠郑亲王济尔哈朗能将山东明军挡在运河以南。一方面虽说是宽慰,其实是严令洪承畴,必须想办法给北京分担压力,否则后果他应该清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