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最要命的是冷。不只是寒冷,是空气中充满了深重阴气的湿冷。小小一个火盆并不足以给人带来温暖,元宝炬裹着锦裘独自一人坐在火盆边奴婢们为他设好的坐处,浑身都已经被重重的寒意包围了。 除了侍立在殿门口的几个宫婢,还有守在殿门外的几个宦官,再也没有人能顾及这位安静坐在火盆边沉思的大魏天子。 宇文泰与赵贵先护卫天子赶到金墉城,于谨断后。这时金墉城中忽然涌入大量魏军,一切都未安排妥当,正在混乱中。而瀍河边的西魏军营还没有完全撤走,甚至连粮草和辎重也还在路途中,未全部运送到金墉城。 宇文泰此时最关心的就是于谨那边的情况。顾不上风大雪大,宇文泰立于金墉城的城头遥遥眺望。赵贵看他身上及兜鍪都落了一层雪,也浑然无知觉似的,就知道宇文泰心里忧虑很重。 “主公,思敬向来稳妥,不会有事,主公也先去行宫里休息一会儿,别熬坏了身子。”赵贵都有点受不了这阴冷了,但他更担心宇文泰。虽然知道劝也没用,宇文泰绝不可能在这个时候丢下所有事去休息,让他怎么睡得着?但知道没用也要劝。 “思敬稳妥不假,但怕东寇忽至耳。”宇文泰看身边只有赵贵终于吐出了心头真言,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个。 “丞相!丞相!”身后忽然传来大呼声。 赵贵本来想着自己去接应于谨,但话还没说就听到有人大喊,心里似有预感一般,心头一紧,抬头向那个急急奔来的裨将望去。 宇文泰也丢下赵贵迎了上去。 那裨将还算有分寸,奔至近前施礼低声道,“丞相,东寇带甲三十万已到城外,再不关闭城门就来不及了。” 宇文泰和赵贵就是再沉得住气也惊异了。斥侯先报是十万东魏军,后来又探知是二十万,现在三十万东魏军如从天而降一般就这么出现在金墉城外,看来是早有预谋。 三十万人围攻金墉城,是志在必得。又恰好是这个时候出现,也是早就算准了,埋伏在附近等时机。混乱之间西魏军直奔金墉城而来,竟无一人想到要察看金墉城附近有无伏兵。 “主公,我去与东寇拼个生死,接应思敬兄。”赵贵此时反倒心头不乱了,立刻请命。 “元贵,东寇的目的不是思敬。”宇文泰向赵贵摆摆手,此时来不及和他仔细探讨,他必须要保住金墉城,保住大魏天子,这样就要把损失减到最低。“立刻关闭城门,只防守,不应战。”宇文泰果断吩咐道。 裨将应命而去,宇文泰和赵贵都沉默了。 就在西魏军刚刚关闭好城门的时候,三十万东魏军如潮而至,瞬间就把金墉城团团围住。被围在城中的西魏军虽然知道形势已不利,但除了据金墉城而固守再也没有别的方法了。 宇文泰和赵贵倒是不太担心于谨。至少于谨没被围在城中就可以立刻去找李弼、李虎等人,把金墉城被围的消息传达过去。这样李弼、李虎等必定速速来救圣驾。 宇文泰和赵贵站在城头上,密切关注着城外东魏军的一举一动。赵贵用眼睛搜寻了半天,忍不住问道,“主公,不是斥候回报是高敖曹和侯景率军而来吗?怎么一个都不见?” “未必便是。”宇文泰这时已经不太相信斥候之前送回来的消息了。明显那是东魏军为了蒙蔽对手而有意传出来的假消息。宇文泰也觉得奇怪,如此神秘而不肯现身的东魏将领究竟是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