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司徒公夙夜请出战(三)-《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


    第(3/3)页

    金墉城,是曹魏时期明帝所建,算不上单独的城池,应当归于都城洛阳的附属、卫城。此刻金塘城的微妙之处在于,身后便是孟津渡,黄河上的河桥联通南北。黄河之北有北中城、南有河阴城,皆有高欢、高澄以往指派的驻军。守住河桥,身后是上党,可挥军南下,若是俘获了元宝炬可以顺风而归,还能有效阻止西寇北上。

    崔季舒也不是笨人,笑道,“世子是怕洛阳城不清静,所以要都留给宇文黑獭。世子想派谁去金墉城?”

    崔季舒话音未落,忽听温室外面有个声音响起,“大将军”这是东柏堂里的奴婢。

    “何事?”高澄镇定地问道。

    “濮阳郡公、司徒侯景求见。”奴婢的声音恰到好处,听得清楚又不过分张扬。

    谁都没说话,陈元康和崔季舒齐齐地转头看着高澄,倒是都没有太多惊讶之色。

    “世子的主意见效果了,想必侯司徒是怕世子过于疏远他。”崔季舒小声问道。

    “侯景其人,不能过于亲近,世子虽有心,也要多多留意才好。”陈元康也低语道。他心里实不知道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请司徒进来。”高澄没回答他们,向外面吩咐了一句。

    不大会儿功夫,侯景冠带整齐地进了温室,猛然看到陈元康和崔季舒也在他目中瞬间现出惊讶。原本以为夤夜来拜可以单独见到高澄,没想到这么晚了大将军的这两个心腹还在东柏堂。但是他的惊讶之色很快便收了起来,点着跛足缓缓走到近前。

    “下官侯景拜见大将军。”侯景架势拉得实足。

    陈元康和崔季舒已经起身。

    “司徒不必拘礼。”高澄坐而受礼,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客气,极其客气,“司徒是稀客,请都请不来,夤夜下降,想来必有缘故吧。这些日子邺城天气突变,难道是所供不足,司徒缺了什么?”

    这玩笑开得真是让侯景恨到心底里最深处去了,真把他当成了妇人孺子?难倒他是寄人篱下,还是无家可归?一边笑道,“多谢大将军殷切关爱,下官与大将军真是心心相通。邺城天气突变,大将军自沙苑归来伤愈否?不日便要向陛下请行远赴建康出使,想必辛劳,大将军若贵体未愈能否成行?倘有吩咐处,下官一定竭尽全力为大将军效劳。”

    侯景满面春风,实际上他自己才是殷勤倍至,言不由衷避实就虚地把话题扯到了出使梁国这件事上。他和高澄心里都明白,所谓所使,其事本来就半真半假,更别提是哪天的事。遣使也好,送质也好,目的不在事情本身,只在于信还是不信,若信了,都相安无事,也就是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