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相亲相爱》
第(2/3)页
彩凤跟着丈夫去北京打工,带走了外孙冯海,把六岁的冯玫玫留给丁振海,付秀芝帮着照看,这在两个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六年前丁振海搬到北京以后,彩凤曾把付秀芝接过来住了些日子。彩凤有意撮合父亲和付秀芝,丁振海这才注意到付秀芝的年龄,原来付秀芝是四八年生的,才比自己小八岁。以前觉得两人之间有一座万丈的高山,现在觉得只隔了一条浅浅的小河,一步就能跨过去。可是每次抬起腿来要跨的时候,丁振海的心里立刻就乱七八糟的:一个快七十岁的老头子了,还有那个必要吗?可是付秀芝离开北京回了老家以后,一个礼拜要是不给她打个电话,丁振海心里就七上八下。这件事一直在丁振海心里搁着,想要放下却又放不下。
看着外孙已经三十了,外孙女也二十七了,这俩孩子结婚的事儿还没有个眉目,自己怎么好意思找老伴黄昏恋梅开二度呢?难不成自己要在外孙外孙女没结婚之前再结一次婚?所以现在,丁老爷子的最大愿望就是外孙外孙女都赶紧地找对象结婚,自己也好跟着把那层窗户纸挑开,把那条小河跨过去。
丁振海没有儿子,没有资格当爷爷,为这事他非常郁闷。女儿丁彩凤生了一个儿子,丁振海视若宝贝疙瘩。冯海一生下来,女儿、女婿包括医院的大夫、护士,都说这孩子长得太像他姥爷了,丁振海顺嘴就管他叫了小海。丁振海山东老家有海,他喜欢海,自己的名字里就有一个海。女婿冯立冬很会来事儿,说大名就叫冯海吧。
丁彩凤说:姥爷名字里有海,外孙子名字里还有海,能行吗?
丁振海说:咋不行?我同意就行。
姥爷知道,外孙冯海是个善良孩子,他没有七拐八拐的歪歪心眼和花花肠子,要是真遇见了心眼儿多的人,吃亏的永远是冯海。即便冯海认真地对待,认认真真地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得落进别人的套里。冯玫玫也不是奸诈的人,但至少她心眼灵活。所以姥爷最担心的就是冯海。姥爷心里明镜似的,将来这万贯家财的法定继承人必然是冯海,可像冯海这种厚道孩子要是找个靠不住的媳妇,那是真叫人放心不下。但冯海搞了几个对象以后,落下毛病了,说什么也不搞对象,说是“三十而立”,趁着年轻要先干成一番大事业,然后再找对象结婚,先立业后成家。全家人没有一个赞成的,最反对的就是他姥爷。姥爷快七十的人了,不亲眼看着冯海找一个好女孩结了婚再生个小孩,他怎么能甘心?现在日子好了,什么事都舒心,就是这件事,叫姥爷心里堵得慌。老爷子已经苦口婆心地开导外孙好多回了。冯海是个孝顺孩子,已经有点动摇儿了,再来一把火,就大功告成了。悠悠万事唯此为大,老爷子的一门心思全在这件事儿上头了。
丁振海慵懒地靠在躺椅上,“泰森”和“麦当娜”蜷缩在他身边的条几上,“爷儿仨”在暖暖的阳光爱抚下幸福地睡着。“泰森”或许是梦到了中意的小母狗,幸福得直哼哼;“麦当娜”显然对周围的环境很熟悉,很放心,放肆地舒展开四条腿,反过来倒过去地呼呼傻睡。
朦朦胧胧之中,丁振海又回到了山东村,回到自己家院子,院子里那棵老皂角树,投下一大片婆娑的树荫。满院子都堆满了黄灿灿的玉米棒子,着实叫人欢喜。丁振海坐在蒲团上搓苞米,身前身后的鸡鸭鹅狗欢蹦乱跳。远远地他看见付秀芝向他家院子走过来,脸上笑着,腰肢扭着,好看着呢!付秀芝进了院子,一笑,露出两排白牙。坐下来跟他一块儿搓玉米。两个人搓呀搓呀,搓出来的玉米粒儿堆成了小山。这时,忽然来了一块云彩,把天遮得严严实实,一个闪电,一串闷雷,稀里哗啦地下起了大雨,丁振海和付秀芝忙着找苫布盖玉米,雨好大呀,没了脚踝了,没过腰了,没过脖子了,他眼看着付秀芝被大水飘起来,忽忽悠悠地冲走了,伸手去抓,没抓住,心里一阵难受,一阵害怕,想喊喊不出来,想追追又不上去,一个猛劲,把自己给弄醒了。
丁振海一觉醒来,他就从东北的山东村回到了北京的回龙观。丁振海站起来活动活动筋骨,坐到客厅欧式大沙发上,姿势却像是坐着一个大马凳,带上眼镜,拿过手机,复习昨晚外孙交代给他的“业务”。
丁振海来了北京回龙观大别墅之后,每天有泰森和麦当娜的陪伴,保姆小张的照料,就待在家里,看看电视,看看书,翻翻报纸,出去溜溜弯儿,在房前屋后的花园里侍弄侍弄花草树木,种种菜,日子过得悠闲滋润。为了让姥爷的日子过得更加现代化,冯海先是给姥爷配了一台电脑,手把手教给他上网看新闻、听音乐、聊天,又给他的qq里加了两个老年朋友,有事没事找人说说话。冯海还给姥爷买了一部手机,教他用手机上网,看图片。再后来,冯海给姥爷买了一架尼康单反相机。姥爷对摄影非常着迷,经常背着相机出去转悠,照片拍回来自己用电脑进行简单地剪裁制作。经过两年的时间,冯海把姥爷打造成了一个颇具现代气息的时髦老头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