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四時-《穿成農門假千金后我靠美食暴富》
第(1/3)页
對于這個“最合適”,自然不是指“最合適自己的伴侶”,而是“最合適這個時代作為結婚對象的合作者”。
其實蘇青鸞想得很清楚,也很現實。別說是這相隔幾百數千年的古代,就算是同樣生活在現代社會,要想找一個真正精神契合的伴侶,都是十分少見的。
哪怕語言相通,在相似的社會環境中成長,每個人的生活和經歷不同,也會造成巨大的理念差異。
上輩子蘇青鸞雖然自己因為身體的原因,一直沒有什么談戀愛結婚的打算,不過倒是見證了包括大學室友在內的無數段感情糾葛,堪比大型狗血電視劇。
所以蘇青鸞十分明白,想要隔著時間的洪流談“三觀一致”“靈魂契合”是多么的癡人說夢。
既然如此,把婚姻當成必須在這個時代順利生活下去的必經之路,放低不切實際的期待,轉而抓住更加務實的方面才比較重要。
蘇青鸞想得很明白——既然這個時代只有男人才有繼承權,那么找一個木訥好掌控一點的,哪怕沒什么太大的幫襯,只要不給她拖后腿就可以。
就算是不能同未來的丈夫情投意合,能做好合作伙伴一樣相敬如賓也不錯。
至于沐行之……
蘇青鸞承認,若是說道“相處時候最放松最自如”,目前為止這個男人是不二人選。
但是她并不會因為一時的輕松愉悅就忘記,這個男人身上的謎團太多太多——那種博聞強識的程度,通身的氣度風韻,并非尋常人家簡單靠金錢能夠堆砌出來。更多的還是要家學,甚至點點滴滴的經歷。
甚至還有那位自稱“松伯”的仆從,蘇青鸞從很早就注意到,那名在這個時代可以自稱“老夫”的人,從來都是健步如飛,挺拔如松。
那種訓練有素的既視感,讓她想起上一世的一種職業——軍人。而且是久經風霜的軍人。仿佛蟄伏于劍鞘的利刃,雖然低調,若是貿然接近,就能領略其鋒芒。
種種跡象都表明,沐行之若是作為朋友或者一般意義上的合作伙伴,也許相當可靠,但如果作為伴侶,估計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簡而言之:此人謎團甚多,最好保持距離。
想到這里,蘇青鸞提前為沐行之未來的另一半——或者是另一半“們”——掬了一把同情淚,蘇青鸞不甚上心地吐槽著。
對于蘇青鸞的“擇婿觀”,蘇廣福倒是很贊同,表示男人其他都不重要,人品好對女兒好能過日子就行。
至于楊氏,卻用指頭點點蘇青鸞的額頭:“未出閣的小姑娘,整日把擇婿什么的掛在嘴上,也不怕別人家笑話。”但是看得出來,她也算是對大女兒的“務實”感覺很欣慰。
至于所謂的“被人看笑話”,其實大家都明白,只要這種言論不要被親爹娘之外的人聽到,也就沒什么大不了。
畢竟,其實誰家對于婚姻都有著自己的成算呢。
蘇青鸞對于爹娘“樸素”的擇偶觀沒什么太大意見,他們的想法雖然很多都不符合蘇青鸞上輩子的理念,但是他們是真的為自己考慮的。
在親眼看到雀兒被自己的親爹“賣”出去,又看到聽到那么多這時代婚嫁的悲劇,蘇青鸞覺得自己很幸運,遇到了蘇廣福和楊氏這一對真心為女兒考慮的父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