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上輩子殺豬這輩子教書-《穿成農門假千金后我靠美食暴富》


    第(1/3)页

    其實蘇青鸞也知道,“生腌”這種甚至不需要“烹飪”的烹飪方式在這個時代很常見,不過她也并非每次都是以烹飪技巧來做出更美味的食物。

    其實“生腌”這種烹飪方式,顧名思義就是將食材浸入已經調好的料汁中,利用高鹽高糖或者高度白酒等等調味料作為“殺菌消毒”的原材料,順便可以把特具特色的味道腌入食材,使得它們別具風味。

    新鮮的魚蝦、各色獸類的肉片,都是生腌的常見原材料。

    不過雖然生腌美味,畢竟腌漬的時候少不了高度白酒,蘇青鸞還是不希望自家弟弟妹妹小小年紀就變成小酒鬼,更何況小孩子吃生鮮類,也怕脾胃虛弱直接鬧腸胃炎。

    這年代蘇青鸞可沒有地方給她們吃什么抗生素。

    所以為了保險起見,蘇青鸞還是同四位大人商量了一下,只留下四只用來做生腌的蟹子,剩下的兩只,她切了姜片放在螃蟹腹部去腥,上鍋蒸熟給兩個小家伙吃。

    蒸蟹子很簡單,不過是把蟹子洗刷干凈上鍋掐時間別蒸的火大了。

    但是生腌的步驟可是有些麻煩。

    蘇青鸞把洗刷干凈的螃蟹泡入高度的“燒刀子”里面,這邊去準備醬油作為主要底料的腌料汁。

    而楊氏則是同孫桂香忙活著今晚的晚餐——當然,對于孫桂香這個雙身子的人,無論楊氏還是李三兒都不敢太讓她勞累,所以她只給楊氏打打下手,擇菜或者切個調料遞個物件兒什么的。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聊天解悶。

    兩個男人經過方才一陣雞飛狗跳地捉蟹子,都一身泥污,楊氏嫌棄地打發他們去河邊洗洗干凈再回來——雖然天氣已經轉涼,不過現在太陽還沒有下山,兩人又是火力壯的中年漢子,自然不太在意這有些低的水溫。

    其實生腌的料汁都不是什么新鮮佐料配置,無非醬油、鹽巴、白糖、還有蔥姜蒜和香辛料。

    由于沒有二荊條之類辣度比較清新又高的辣椒,蘇青鸞不得不用茱萸代替。不過茱萸雖然有辛辣的味道,卻也總有若有若無的苦味。

    還好有白糖和其他調味料,蘇青鸞巧妙地改變了配比,并且加了一些洋蔥和香菜在料汁里面,使得茱萸那微微的苦澀味道不僅沒有顯得十分突兀,反而由于蘇青鸞十分巧妙的味道搭配,讓這一絲絲若有似無的苦澀沖淡了蟹子肉原有的腥氣,變得十分清新。

    而由于最開始被浸入高濃度的白酒腌漬片刻,這讓生腌蟹雖然沒有濃烈的酒味,卻仍舊留下了淡淡的酒香。

    生腌需要至少腌漬兩個時辰,小孩子和孕婦吃完了就該回房的回房,該回家的回家了,只剩下三個成年人和蘇青鸞這個偽兒童,仍舊在聊著天,等著生腌到時間。

    其實原本這個生腌蟹大家是想要等到明天再享用——畢竟腌漬時間更長,味道會更加充分滲透,而且里面的各種調味料更會充分發揮消滅寄生蟲的作用,不過楊氏告訴她,若是等到明天,生腌蟹可能就要壞了。

    蘇青鸞一拍腦袋:這個時代沒有冰箱冰柜,窮人家——雖然蘇家現在也不是很窮——甚至連儲存冰塊的凌陰的見不到,所以自然沒有什么特別靠譜的儲存生腌的地方。

    倒是有一個適合窮人的“冰箱”——便是各處的水井。不過那里通常都是被冰鎮水果,而且是被附近的人家“近水樓臺先得月”了。

    蘇家這種就算把螃蟹放進去也不能保證存放得當,不會把湯汁灑出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