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减肥ABC-《享“瘦”其实很容易》
第(2/3)页
从减肥的效率而言,最好是每天都运动,如果做不到每天,就争取每周5次,给自己放两天假,最少也要每周运动3次。因为如果运动次数太少,效果是不能累积的。运动专家表示,要让运动促进健康的效果逐渐累加,使人始终保持在活力向上的状态,一周最好能运动3~4次。
在运动方式的选择上,如果5次都做同样的运动,会感到很辛苦,不妨适当增加运动的花样。比如,其中3次是快走、跑步、游泳一类的有氧运动,另外两次练瑜伽和软垫操,这样可以让自己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持愉快的心情。
5.运动的强度多大才好呢?
开始时一定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刚开始运动的时候,体能还比较差,关节也不灵活,身体不能接受太强的负荷,心肺功能都跟不上。所以不必勉强自己超负荷运动,只要做到当时状态下的最好就行。
对中青年人来说,参加一般的有氧运动,心率是每分钟120~160次,随着年龄的增长,要把这个数向下减,比如减少到110~140次;有慢性病的按照医生建议还要再往下减。运动的最大心率是多少,有个常用公式来计算:
(220-年龄)=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乘上65%至80%,就是运动时的合适心率。比如说,一个40岁的人,最大心率为180,那么她的合适运动心率范围是117~144之间。
不过,运动的强度是因人而异的,没必要与人攀比,也不用每天计算。按照下面的描述来确定就可以了:
——不必运动到大汗淋漓的程度,但至少要让身体有明显的发热感觉。
——呼吸有点急,但还能把话说清楚。如果喘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就说明强度已经太大了。
——当时有点累,但不至于受不了,好好睡一觉,第二天起来觉得精神很好。
——肌肉可能有点酸痛,但还可正常活动,全身关节都没有异常感觉。
只要坚持运动,体能肯定会上升。随着体能的上升,应当不断设定更高一点儿的目标。比如同样的距离用更快的速度跑完。
6.每次要运动多长时间才有效?
人们常常会提这样一个问题:“听说运动至少要超过30分钟才能开始消耗脂肪,但我真的没有时间一次运动30分钟以上,这样我岂不是白运动了?”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为什么说运动30分钟才能起到消耗脂肪的作用呢?因为人的身体最不愿意消耗脂肪,这是身体的本能。一般来说,身体首先会消耗来源于粮食、淀粉中的葡萄糖,也就是血糖;血糖消耗到一定程度,就开始消耗糖原;当糖原消耗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血糖和糖原都是不能全部消耗掉的),身体消耗能源的主要途径会切换到消耗脂肪。这就如同笔记本电脑电池电量不足开始报警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外接电源。基于这样的原理,运动一定时间之后,脂肪的分解才会比较明显。
但这并不意味着,当无法做到一次运动30分钟以上时,改为一天分两次每次运动20分钟,或是一天分3次每次运动10分钟,就一点没有效果。多次少量的运动,虽然不如一次运动多量的效果好,但一定会比不运动的效果好,因为只要是运动,就会消耗能量。
身体中的糖原被消耗以后,在下次吃饭的时候就会进行补充,这样就减少了合成脂肪的机会。每次运动20分钟的情况下,第一次运动20分钟后,虽然没有达到消耗脂肪的程度,但是消耗了很多糖原,下一次再运动的时候就不用等到半小时后才分解脂肪,可能在10分钟的时候糖原就告急了,很快就开始消耗脂肪。所以不要用没时间一次运动半小时以上来做托词,选择不去运动。
对身体的能量消耗顺序,可以做如下的比喻:血糖就好比手头的现金,想买东西随手就可以递出去,非常方便,但现金的数量是比较有限的。如果再买多一些东西的时候,就需要取出活期存款,糖原就好比活期存款,相比于现金,活期存款的使用会稍微麻烦一点儿。如果要买大件商品,活期存款不够了,这时候需要考虑取出定期存款,一般来说,取出定期存款的时候心里会很不情愿。脂肪就好比定期存款,到不得不用的时候才会去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