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 道德经-《九郎资料集》
第(2/3)页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于大顺。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以其身后之。是以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能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取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取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如,哀者胜矣!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也。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披褐怀玉。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弹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人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而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也,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生生之厚也,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以有余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成功而不居。其不欲见贤邪?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言不辩,辩言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 ? 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己;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氏之子,象帝之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潲,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只唯不争,故无尤。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地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