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磨刀霍霍向何处-《狗官》


    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十六章  磨刀霍霍向何处

    “于大人说的好!”肃顺出乎意料地在一旁帮起和珅来:“皇上,于大人所言两策正中时局,不仅可保上海万无一失,或许还能因此牵制长毛北进,以待江南、江北两大营建成后反击南京。

    更难能可贵的是,于大人身为朝廷重臣,敢于身先士卒,实为我等不及啊!”

    “肃大人!于大人只不过提了两策,并未说过亲自前往上海啊!你那句身先士卒又为何解呢?”

    肃顺话音刚落,杜翰装着疑惑不解的样子在一旁问道。

    “呵呵,杜大人难道忘了么?于大人如今可是皇上所任的督办团练大臣,上海的团练乡勇可都是于大人亲手带出来的。

    如今长毛逼近上海,于大人身为一军统帅,当然要赶回上海指挥了。  更何况,于大人又为制造局大臣,刚才皇上还亲口授于大人钦差之职,难道杜大人没留意么?”

    “有理!有理!”杜翰恍然大悟,口中啧啧有声,随着肃顺的话满口夸赞和珅,并大拍咸丰马屁,说了一通“国有如此贤臣,某等所为不及”之类的话。

    “两位大人的话是什么意思?”奕訢神情不悦地站出来,出言斥问道:“于大人只不过是向皇上提了建议,而皇上授于大人钦差也不过为了方便在上海的团练与守备协调而已。

    于大人身为文臣,团练大臣只是督办,而今又身在京城,眼下南下之路已断,返回上海谈何容易!况且现在上海还有一位协办团练大臣在,与长毛战事当然由协办主理,于大人只需在京运筹帷幄即可,哪里需要冒如此风险,冲破险地赶回上海的道理?”

    奕訢所说的协办团练大臣正是肃顺等人派去的郑祖琛。  肃顺与杜翰的一唱一和。

    明里是捧和珅,暗地里是想要和珅好看,现在江南危机四伏,而且南京已下,从京回归上海陆路已绝,只有海道一途可行。

    而且太平军一旦进攻上海,必然是雷霆万钧之势,上海建城颇晚。  除了在松江有城墙外,作为一个通商海港,到处都是四通八达,根本就无险可守。

    从地势来看,上海远远比不上南京城坚固,何况以南京的如此坚墙铁壁,太平军都只用几日而下,换而言之。  上海哪里抵挡得住太平军的脚步呢?

    就算有着守备道几千官兵与和珅几千团练,再加上一些洋人地卫队协助,与太平军交战十有**也是凶多吉少。

    奕訢可不想眼睁睁地瞧着自己的老师回上海去送死,更不能看着和珅跳进肃顺等人设下的陷阱,当下就为和珅辩驳起来。

    咸丰刚才听和肃顺与杜翰心里还是一阵的高兴。  可现在又听了奕訢的辩驳,他又忍不住打起鼓来。

    要是和珅回到上海,真闹个兵败而死的下场话,别说和珅曾经是他的老师。  光凭着把老师送上战场寻死,如此一条,他作为皇帝就得面对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更何况,万一和珅出了意外,他地爱妃兰贵人也饶不了他,现在兰贵人已怀身孕,一旦出事,肚子里的龙种要没了。  一直没有子嗣的咸丰还不得哭死?

    “恭王爷,于大人是督办,郑大人只不过是个协办,要知道督办、协办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其责却是天壤之别。

    何况,于大人自己已经向皇上请缨了,王爷您说那番话又是何解呢?难道只因为于大人曾经做过您的老师,您就像忘公而私。  不顾祖宗社稷安危了?”肃顺微微一笑。

    不软不硬地回问一句。

    奕訢听完眉毛一竖,差一点儿就要发火。  肃顺话中锦里藏针。  不但死死挤兑着和珅与奕訢,更拐弯抹角地提醒咸丰,让咸丰别忘记和珅与奕訢之间的关系。

    这时候,和珅悄悄地向奕訢使了个眼色,随后向咸丰说道:“皇上,肃大人的话有理!奴才作为督办团练大臣,又是制造局大臣,断然不能只顾自己安危而不回上海。

    何况协办大臣郑大人年事已高,眼下兵事凶危,奴才怕他一人难当如此大任。

    再加上奴才刚才所说第二策,必须还得有一位了解洋人,并能在洋人面前说得上话的臣子来担任,而这等人选,以奴才来看,朝中只有奴才亲自走一趟才有十足把握。

    所以,于公于私,奴才请皇上下旨,速让奴才返回上海,并着手准备一切!”

    “于大人……!”奕訢没料到和珅明知肃顺等不怀好意,还会亲口说出返回上海的话,顿时大惊失色,向出言阻拦。

    但他地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不仅是肃顺、杜翰等人,就连周祖培和刚才还和肃顺吵了一场的朱凤标也都连连点头,假意或真心地为和珅如此顾全大局而赞叹不己。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咸丰也只能同意和珅的要求,放他速回上海。  不过,当咸丰下旨后,还特意给了和珅加了一个两江总督衔。

    如此一来,不仅同意和珅在上海多招乡勇,更把两江的兵权全交到和珅手里,让他统一调配,以保两江局势。

    咸丰这么做是有深意的,如今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大片土地已落入太平天国之手,江西又是湖南门户,与曾国藩、左宗棠等地地盘连成一线。

    曾国藩、左宗棠虽说是朝廷抵抗太平天国的力助,但向荣、和春、德兴阿等人调回组建江南、江北两大营后,他们手下的团练乡勇就成了直接面对太平军的主力。

    虽说咸丰对曾、左两人地印象不错,但他们毕竟还是汉臣,汉臣掌兵,在他这个皇帝心里只是无奈之举。

    咸丰不是傻瓜,至少作为皇帝搞搞平衡的帝王之术还是懂的。  他把和珅提到署理两江总督的职位上,目的就是想借和珅来钳制曾国藩和左宗棠。

    当然,咸丰也知道和珅与曾、左两人的关系,可也正是他们关系密切,咸丰才有把握只要和珅坐镇两江,曾国藩和左宗棠就不会对朝廷有异心。

    咸丰打着好算盘,不过也恰巧正中和珅下怀。  两江总督府历来设在南京。  如今南京已落入太平军之手,和珅正好顺理成章地把总督衙门搬到上海。

    并且有两江军政在手,以后对和珅在上海的发展有莫大的帮助,这正是和珅所要地东西。

    “于老师!肃顺是不怀好意,你这又是何必呢?”下朝后,奕訢特意拉住和珅,既担心又忧虑地责问道。

    和珅淡淡一笑,先谢道:“王爷仗义执言。  奴才感激不尽。  ”

    “仗义执言又有何用?如今皇命已定,于老师你这次回去可是凶多吉少啊!”  奕訢黯然摇头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