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磨刀霍霍向何处-《狗官》
第(2/3)页
“呵呵”和珅见奕訢一副着急的样子,心里也不由得有些感动,左右瞧瞧并未有人靠近,他这才轻声说道:“王爷不必担心,上海一事并不像王爷想象的那么凶险。
奴才在上海已早作好安排,并与各国公使商谈过几次,一旦有事各国会抽调护军、军舰相助。 就算到时候真的不敌。 奴才也可随时登上西洋兵舰从海路撤回。 ”
奕訢的表情缓和了一些,不过还是有些忧虑地说道:“虽听老师如此一说,但还是有危险啊!万一有事的话,怎能不叫人担心?”
“就是再有危险我也必须得回去!”和珅斩钉截铁地说道:“不瞒王爷,制造局与乡勇之事重大。 必须得由奴才来主事,一旦奴才不回上海,等长毛攻到后必然会有大变。
协办大臣与制造局中有不少都是肃顺之人,这些人奴才可不以为能靠得住。 如果到时候丢掉制造局。
不仅以前的巨额投资付之一炬,更会让制造局之物以资长毛!而且没了制造局,对大清兴复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这可是关系我朝命运,江山社稷地大事啊!”
奕訢默默无语,好半天才长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 和珅说地很有道理,上海一失就什么都没了。 好不容易才搞起了这么一个制造局。
不仅是和珅、奕訢,就连咸丰等人都眼睁睁地瞧着靠它重振大清之威呢。 这么多的投资,这么多日子地心血,谁也不会瞧着它落入太平天国之手。
“老师此去可要保重啊!”分别之时,奕訢郑重地说了这么一句话,这才转身而去。
和珅望着奕訢的背影,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后上了自己的轿子回到了家中。
“相公。 南面兵事凶危。 您可要保重自己啊!”**一面帮和珅收拾着行装,一面也忧心忡忡地说道。
“放心吧!你相公命硬的很。 断然不会有事的……。 ”和珅爱怜地摸了摸**地长发,轻声答道。
“相公无事最好,可慧儿之是怕……。 ”**的心里从来没有如此担心,就连当年和珅出洋的时候她都没有像今天那样。
不知道怎么地,她心里总有一个奇怪的感觉,好像和珅此去就再也不能见面似的,让她忧心非常。
“傻丫头!”和珅不想让爱妻如此为自己担忧,故意搂着她说道:“我在上海有兵丁保护,如果长毛真地不能阻挡,我会第一时间登上洋人的兵舰离开的。
所以,安全没有问题,你就别再胡思乱想了……。 ”
顿了顿,和珅瞧了一眼**已经有些凸出的小腹,伸手轻轻摸道:“倒是你!慧儿,我不在家中,你可要小心身子。
你如今可不比以前,怀着我们地骨肉呢,那些操劳的事就交给下人去做,好好把身子养好,为我生个大胖小子!”
“瞧你说的!”说到孩子,**的脸上露出了又羞又喜的表情:“这才几个月啊!哪里用得着相公如此小心?况且兰贵人早就吩咐了太医,帮慧儿准备了调理方子,相公你就放心吧!”
说到这,**又像想起什么似地,说道:“对了,相公。 兰贵人上次还与慧儿说,等身孕再有几月后,就把慧儿接进宫去,让宫里和太医院帮着照顾。
只不过……慧儿觉得有些不妥,没有马上答应她。 ”
“兰贵人如此与你说过?”这个消息倒是有些出人意料,和珅愣了愣问道。
“嗯”**点点头。
和珅想了想,突然笑道:“无妨。 既然兰贵人请你入宫,你就去吧。 恰巧兰贵人也有龙种在身,你们姐妹关系不错,正好做个伴儿。
只不过宫里的规矩大,不比家中,你进宫后小心些就是……。 ”
和珅马上要离开京城回上海,虽然他在上海已经做好了准备,但心中毕竟还是没有十足的把握。 一旦失败。 他就要面临政敌的攻击,后果不堪设想。
既然兰贵人念着旧情,请**入宫,那么正好顺水推舟,让妻子进一步与兰贵人搞好关系,万一出了事也方便向咸丰讨个恩典。
这种“曲线之道”,对和珅来讲也是一种准备。 凡事总有两面,做好最坏地打算总是有用的。
离家前。 和珅还特意把张权找来,细细叮嘱一番。 张权不仅是他的管家,更是他留在京中地联系人。
现在和珅在京中也算有了不少耳目,张权在京里做的就是把那些耳目消息收集起来,接连不断地传递给和珅。 这个工作虽然繁琐。
但又非常重要,这些年张权虽然做事可靠,但出于小心,和珅还是要他多多仔细、小心!
等和珅赶回上海的时候。 已经是太平军攻下南京城的一个月后了。 这时候,杭州之战已经结束,杭州城被围几月后,粮草皆无,兵丁饿得连拿起武器的力气都没有了。
城中军民之能依靠吃人来渡日,当城破之时,满城皆是行尸走肉,处处都有尸骨遗留。 号称天堂地杭州城,仿佛成了鬼都,看得让人心酸不止。
太平天国打下杭州后,南京地大军出兵南攻,发兵镇江、扬州等地,打算打通南北,连成一片。
太平军将领之首为罗大纲,罗大纲本是殿左一指挥。 南京城下后。 被洪秀全擢冬官正丞相一职,是太平天国的悍将之一。 罗大纲领兵二万。
没用多少日子就先克镇江,再打下扬州,兵锋已到苏州。
太平天国南北夹击,让上海局势岌岌可危。 如果苏州城下,对上海更是一个严重地打击。
要知道苏州历来都是丝绸之乡,而中国对外出口的主要产品也是茶、丝、瓷器三类,江西战火连天,杭州已落太平天国之手,如果苏州再失,三类产品的产地就全没了。
这不仅对和珅的商行是个重要打击,更会让各国商人渐渐投向太平天国一方,导致不利局面出现。
而且苏州离上海只有咫尺之遥,如果苏州没了,太平军一日之间就可攻到上海。
苏州是上海的门户,又有不同与上海的高墙大门,要想保住上海,只有先保住苏州,和珅当下决定立即调集兵马,无论如何都要在苏州城下拦住太平军的进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