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要掉小珍珠了-《英伦文豪》


    第(1/3)页

    帝大生要担心的无非两件事:

    学业、国家。

    他们都有点儿晕,

    难道说,这个叫陆时的伟大作家,真的因为在伦敦政经教书,所以对大学生有天然的亲切,愿意放下民族、国家之间的成见,主动分享论文该怎么写?

    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人啊……

    现场传来各种感激的道谢。

    陆时摆摆手,

    心想,

    东大的学生可比剑桥那帮人精好骗得多。

    他看了眼菊池大麓,

    只见这位总长正铁青着脸,举起双手缓缓鼓掌。

    这番行为明显是违心的,

    但他如果知道,陆时在伦敦让纸媒大佬们万马齐喑,却又不得不对《镜报》大唱赞歌,或许便不会这么郁闷了。

    败给陆时,不冤。

    幸好,并非所有人都被陆时折服了,

    东大的教授们全都面露不满,

    如果陆时不是来自伦敦,带着伦敦政经和剑桥大学的光环,怎么会如此轻易的赢得信任?

    这帮学生仔阅历浅,

    崇洋媚外!

    陆时继续道:“我刚才讲那些,其实也跟《全球高校排名》有关。以东京帝国大学现在的排名,你们必然是不满意的,对不对?”

    下面的学生频频点头。

    陆时便准备推销他的影响因子,搞成真正的学术交流。

    结果,下面有人举起了手。

    那是一个西化得比较彻底的日本男人,穿西装、打领带,

    他的年龄在35岁左右,只是头发已经有很多灰白,间杂在黑发中,梳得一丝不苟。

    陆时知道此人,

    他还拜读过对方的“大作”——

    《清朝兴衰的关键》、《清国创业时代的财政》。

    作者:内藤湖南。

    陆时心知,接下来才是此次交流的关键。

    他不动声色地伸出手,

    “你是?”

    内藤湖南恭敬回答:“鄙人内藤湖南,目前在《三河新闻》、《大阪朝日新闻》、《万朝报》当专栏作家。说句套近乎的话,跟陆教授算半个同行。”

    陆时不置可否,

    他可不想跟对方当什么同行。

    内藤湖南继续道:“听闻陆教授在伦敦有座私人博物馆?不知,您对贵国的文物保护是怎么看的?”

    陆时皱眉,想起了对方曾撰写《应向嗤那派遣书籍采访使》一文,

    此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比较学术,介绍中国历代典籍的变迁和存佚情况,

    到这儿还很正常。

    第二部分却忽然脑抽,呼吁要在中国动乱之时,将这些典籍收藏于日本,并认为这是为文物着想的最善之策。

    表面上,其脑回路和大英博物馆很像,

    实则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因为英国人知道自己是在抢劫,给出的都是借口,靠着厚脸皮来维持;

    而内藤湖南是真的相信,

    跟所谓的“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差不多一个意思。

    两者到底孰优孰劣,

    陆时无法评价。

    他说:“内藤先生,我想先听听伱的观点。”

    内藤湖南露出了笑容,

    “陆教授,我是这么想的。既然,日本现在已经是中国文明之中心,那么……”

    陆时抬起手打断,

    “你的前提我不认同。”

    没想到连第一句话都没能聊完。

    瞬间,现场安静了下来,

    “……”

    “……”

    “……”

    菊池大麓不由得暗笑,

    文科,果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学科。

    两边终究还是怼起来了!

    倒要看看陆时能不能在这么多专家学者的围攻下全身而退。

    真当自己是只身赴东吴的诸葛亮啊?

    内藤湖南没说话,

    此时的他,“文化中心移动说”和“唐宋变革说”都还没成型,在学术方面只是个臭弟弟。

    但东大的教授可不是吃素的。

    立即有人说道:“陆教授,你可曾听说过《华夷变态论》?”

    陆时挑眉,

    “知道。‘崇祯登天,弘光陷虏,唐、鲁才保南隅,而鞑虏横行中原,是华变于夷之态也。’”

    在场之人无不哑然,

    他们能想象陆时听说过《华夷变态论》,

    可是,背诵原文也太牛x了。

    教授赞扬道:“陆教授果真博闻强识。当然,我对此并不认可。”

    陆时有点儿懵,

    什么情况?

    对方怎么自己反驳自己?

    谁曾想,那人接着阐述观点:“我认为,在‘明亡之后无华夏’之前还有一句,‘崖山之后无中国’。”

    “啧……”

    陆时不由得咋舌,

    对方这味儿未免也太冲了。

    他沉吟道:“这个‘崖山之后无中国’出自何处?”

    被问到这种问题,那个教授一懵。

    却立即有人起身打配合,

    “山鹿素行!”

    这是妥妥的车轮战。

    陆时心想,

    自己确实有孔明先生那股舌战群儒的感觉了。

    他说:“山鹿素行是江户前期,古学派创始人之一,武士道精神的积极倡导者。不过,他应当没说过‘崖山之后无中国’那种话。”

    这话立即招致反驳,

    “陆教授,说话得有证据。”

    陆时深吸一口气,吟道:

    “

    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

    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

    ”

    用的是汉语。

    现场大部分学生虽然懂汉学,但这首诗还是有些超纲了。

    有教授道:“陆教授,请您解释一下。这是您作的……”

    他的话还没说完,旁边就有人嘀咕:“不对。这是清初的文人钱谦益所作,名叫《后秋兴》。”

    钱谦益算是名人了,

    他的“水太凉”十分出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