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海燕》,作者:高尔基、Lu-《英伦文豪》


    第(2/3)页

    “这么说也没错啊。现在,某些报纸肯定是违禁品了。”

    这时,马车夫也回来了,也不废话,催动马儿重新出发。

    托尔斯泰打开第一份报纸,赫然就是《费加罗报》。

    高尔基问道:“怎么样?”

    “唉……”

    托尔斯泰叹了口气,

    “还能怎么样?当然是头版头条咯~这一次,咱们俄国人的脸是丢到全欧洲去了。”

    高尔基十分好奇,

    两人本是相对而坐的,他赶紧坐到了托尔斯泰身边。

    他们一齐看报。

    文章名叫《请不要僭越!》,

    作者是本届儒勒·凡尔纳奖的获得者——

    马赛尔·普鲁斯特。

    ——

    文学的土壤本该是自由、开放、平等且包容。

    作为阅读者,可以为自己喜欢的作品叫好,去鼓掌、去传播、去发扬光大,

    当然,也可以选择无视那些反感的作品,默默将其过滤掉。

    凭借个人喜恶和手中的权力铲除异己,

    这是恐惧的表现!

    ——

    就差点名尼古拉二世了。

    高尔基说道:“这小伙子名不见经传啊……”

    托尔斯泰摊手,

    “法国人嘛~”

    高尔基愣了半晌,随即大笑,

    法国人确实很滑头,让普鲁斯特这种年轻人出来吹进攻号,

    不过,放在《费加罗报》的头版,态度也算明显了。

    托尔斯泰继续翻看另一份报纸,

    “这是德国的……先说好,我德语只能看个大概,不精通的。总体读下来,德国的报纸几乎没有留退路,甚至请了海塞大师出山。嘶……他的言辞比那个姓普鲁斯特的小伙子可激烈多了。”

    高尔基窃笑。

    想想这也是必然的,

    在欧陆,还称得上封建帝制且有影响力的国家:

    德国、

    奥匈、

    俄国。

    ……

    这三个国家,最怕的就是国内舆情出问题。

    谁能想到,尼古拉二世脑子抽了,主动跳出来认领《动物庄园》,

    另外两国哪有不拼命往对方身上扣屎盆子的道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这么做,还能显得自家更自由呢~

    高尔基低声道:“我听说中国有句话,叫‘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说的就是这个吧?”

    托尔斯泰有些惊讶,

    “西伯利亚还有中国人?”

    高尔基摊手,

    “什么都学点儿,有好处。”

    托尔斯泰:“……”

    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高尔基摆摆手,岔开话题道:“最关键的是英国。英国的反应如何?”

    孩子们卖给两人的报纸中,

    《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曼彻斯特卫报》、《镜报》,

    英国的主流报纸一应俱全。

    他们依次阅读。

    结果,任何特殊的文章都没有,

    《朝闻道》被尼古拉二世封禁的事,各报只在一些角落进行了报道,连批评都显得很敷衍,如同例行公事。

    《镜报》的头版头条甚至是一种名为“游戏攻略”的新题材,

    更离谱地,作者竟然是爱德华七世。

    国王陛下在文章里分享了一款名叫《魔戒》的桌面游戏的游玩经验,重点介绍各种职业该如何构筑,并以新手副本进行了举例。

    高尔基:“……”

    托尔斯泰:“……”

    两人都很懵逼。

    托尔斯泰低声道:“‘构筑’、‘新手副本’……是我们和这个世界脱离了吗?里面这么多词,我怎么都看不懂?”

    高尔基摊手,

    “我也……嘶……”

    他想到了什么似的一拍额头。

    托尔斯泰不解,

    “怎么了?”

    高尔基说道:“比起普鲁斯特和海塞,爱德华国王的地位如何?”

    一语惊醒梦中人!

    托尔斯泰恍然大悟,

    《镜报》用头版头条分享国王陛下玩游戏的心得,

    还有比这更文学自由的创作吗?

    这才是真正的与民同乐!

    托尔斯泰苦笑,

    “陆教授的想法实在是太超前了!”

    高尔基缓缓点头,

    陆时的想法如天马行空,就连打脸的方式都与众不同。

    而且,这种方式肯定是最好的,

    无论德、法,那两篇文章读起来总有一种刻意,远不如润物细无声来得有效果。

    托尔斯泰嘀咕:“这才是搞舆论的手腕,沙皇真该好好学学。”

    高尔基连连摆手,

    “他还是别学了吧。否则,我们该怎么推翻……”

    话音未落,外面传来车夫的声音,

    “到了!”

    他刚说完就暴躁地敲了敲车厢的木板,

    “赶紧下车!”

    俄国人可没什么服务精神。

    高尔基跳下马车,然后扶托尔斯泰下来。

    他对车夫道:“能帮忙搬下行李吗?”

    一边请求,一边掏小费。

    车夫吮一口酒,白了高尔基一眼,说:“把你的钱好好揣兜里吧!车费你之前已经付过了。”

    说完,三下五除二地卸完行李,架着马车扬长而去。

    高尔基和托尔斯泰回过头,

    眼前是一幢老旧的建筑,外立面已然斑驳,布满岁月的痕迹,

    门牌肮脏不堪,内容早已模糊不清。

    托尔斯泰问:“这儿?”

    高尔基点了点头,

    随后,他一边念叨着“三、五、一、二”这串数字,一边有规律的敲门。

    不多时,门被打开。

    一个精明强干的光头站在门口处,

    “阿列克赛,你总算是……咦……你怎么带了人?”

    光头看向托尔斯泰,用审视的目光上下打量,

    蓦地,他瞪大了眼睛,

    “你是……”

    托尔斯泰摇摇头,

    “进去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