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关于教材-《英伦文豪》


    第(1/3)页

    陆时是知道郑观应的,

    但这种知道,也仅仅是听说过而已,对郑观应的具体生平不甚了解。

    他将两人引进屋。

    没想到,夏目漱石先说话了:“郑先生,您可是《易言》与《盛世危言》的作者?”

    郑观应诧异,

    “这位是?”

    陆时便为两人做了介绍。

    郑观应的脸色就有点儿不太对劲,

    他写的《盛世危言》贯穿富强、救国两大主题,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诸多方面的改革提出了方案,

    而创作背景,就是甲午战败。

    见着了日本人,能有好脸色才怪。

    夏目漱石也意识到自己刚才说错话,赶紧上前一步,似乎想“轰动你私密马赛!”。

    陆时头大,

    “夏目,你可别乱搞了。”

    夏目漱石尴尬,老老实实闭嘴。

    陆时转向郑观应,说:“郑先生,报纸能否给我看一看?”

    郑观应将《泰晤士报》递出。

    往后翻了几个版面,便能看到剑桥大学的公开信,邀请陆时到国王学院出任教授,讲汉文学、翻译,再就是语言学,

    公开信的署名是剑桥的诸多文学大佬。

    这之后,还有牛津大学的公开信,内容差不多。

    夏目漱石低声嘀咕道:“沃德豪斯爵士和萧先生怕是要头疼了。”

    陆时轻笑,随手将报纸放到了一边,

    事情这么发展,不算出乎意料。

    郑观应看陆时如此淡定,心中不由得惊诧,

    远在海外,竟然有中国人能受到白人的追捧,还是剑桥、牛津这种顶尖大学的公开邀请,实在让人振奋。

    辜鸿铭低声道:“怎样?是不是和我说的一致?”

    郑观应浅浅“嗯”了一声,

    “是啊,真真正正的青年才俊……年轻,太年轻了!”

    此番感慨和辜鸿铭初见陆时的时候一模一样。

    两人窃窃私语着,

    陆时也不急,静静等待。

    过了片刻,辜鸿铭说:“陆时,我们坐火车来伦敦,听到学生们讨论你的那篇演讲……对了,《我有一个梦想》也见报了,伱知道吗?就在《每日电讯报》。”

    陆时问:“《每日电讯报》?”

    因为清楚三大报的倾向,所以他有些诧异,不知道偏保守的《每日电讯报》是怎么想的。

    合理的解释是,剑桥施加了影响。

    陆时岔开了话题:“两位这次拜访,所谓何事?”

    辜鸿铭笑着回答:“闻其声、见其人。听了你的那篇演讲,我备受鼓舞,所以也没想那么多就登门拜访了,想着能与你漫谈一番,定然心情舒畅啊。”

    文人交流,没有那么多的理由。

    陆时也能理解,遂将目光转向了郑观应,问:“郑先生,您呢?”

    郑观应沉默。

    实际上,他想劝说陆时为清廷效力,

    但辜鸿铭明确地讲过陆时不可能接受,便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他说:“陆……额……陆先生还没有表字,我便这么称呼你吧。陆先生,你的在伦敦颇为畅销,戏剧、演讲也极受关注,现在更是伦敦政经的客座讲师,甚至被剑桥、牛津两所……”

    陆时抬手,

    “郑老先生,我在伦敦是什么情况,自己还不清楚吗?”

    言外之意,让对方有话直说。

    辜鸿铭哈哈大笑,

    “正翔,我之前就跟你说过了,陆时可不是什么‘尊老爱幼’的人,你没必要在前面加那么多吹捧和抬举。”

    郑观应被打过预防针,也不尴尬,

    他说:“我已经知道陆先生暂时不准备回国,既如此,可曾想过为京师大学堂编写课本?我相信,剑桥、牛津两所大学公开邀请的人物定然是有才学的。”

    这个请求确实让陆时有些措手不及。

    他看不上清政府,不会为其效力,

    但编写课本启的是民智,两者绝对不能混为一谈。

    陆时问:“大学堂再开了?”

    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7月,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

    可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京城等变故让大学堂屡遭摧残,以致停办。

    郑观应叹气,说道:“大学堂现在确实是关闭的状态。没办法,德、俄侵略军将学校占为兵营,校舍、书籍、设备都遭到了严重毁坏,暂时无法开课。”

    陆时:“……”

    辜鸿铭:“……”

    夏目漱石:“……”

    三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沉默弥漫在屋内。

    过了一阵子,辜鸿铭才说道:“陆时,你不回国的原因我是知道的,也能理解。但‘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若能为大学堂编写课本,善莫大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