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其实也没什么好准备的。 之前林知瑜在厂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不仅规范了车间的生产,还把食品卫生放到了首位。 厂区所到之处,必须时刻保持干净,不能有任何垃圾出现,工人们不许在厂区里吸烟,更不许吐痰,还有进车间之前,必须先用肥皂水洗手消毒,再用清水清洗两遍,用消过毒的毛巾擦干手,穿带上消过毒的手套跟工作服才算完成了第一步。 第二步,穿戴好手套跟工作服的工人们要进入车间必须经过一个隔断,这个隔断最上面有几排小风扇,进去的时候温温的风会从头吹到脚。 确保工作服外层不会有任何的杂质。 工作服是那种从头包到脚的,足够轻薄不会影响干活儿,但能最大程度上保证干净。 除了手套跟工作服,工人们还要带口罩,总之就是工人本身不会真正接触到产品。 上班的时候按部就班,除了必要的工作交流,工人之间不允许讲闲话,更不许打闹玩乐。 因此,整个车间不仅干净卫生,还特别安静,除了机器运转声响,便是工人们忙碌有序干活儿的身影。 厂里不止严格要求工人这样做,只要进生产车间的人无论职位高低,无论男女老少,都必须遵守这条规定。 但凡有不遵守的人,或者因此生事儿的人,没有记过批评或者是罚款之类的处罚,都是直接开除。 管理可谓相当严格。 但工人们却一点儿怨言都没有,因为工资开的高开的公平,拿人钱尽人事,想多挣钱的就好好干,不想干的人也可以选择不干。 高工资又不累的工作,有的是人抢着干。 虽然大部分村里人都已经有了工作,但还有外村人呢。 厂里修建了两排宿舍楼,听说要扩大生产,将来本村里的人不够了,还会从外村招人。 所以,大家也坦然接受。 甚至比以前干活儿更卖力,因为大伙儿明白一个道理,能留在厂里的肯定都是干活儿好的。 干活儿磨磨唧唧偷奸耍滑,又不遵守厂里的规定,这样的人谁也不要。 而且车间还有大的风扇,风扇一开,车间里面很凉爽,一点儿都不热。 前来录像的李记者跟同伴被包裹的严严实实,连摄像机都被罩了一个塑料袋,只露出镜头的部分。 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阵仗,觉得特别新奇,也觉得这加工厂实在是太讲究了。 这要是还不干净,怎么才算干净呢? 不止李记者觉得新奇,孟季凡也十分意外,他只走了一个来月,居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不用想,肯定都是林妹子的主意。 孟季凡原本还有些紧张,虽然他自诩加工厂一直以来都把干净卫生放在首位,但也没有十分的把握能让李记者满意。 他从南方匆忙回来,还没来得及进车间。 并不知道车间发生了这么大的改变。 其实加工厂改变也不是无迹可寻,院子比以前更干净,目光所及之处擦的锃光瓦亮的,连院子里都抹上了一层厚厚的烟灰,比以前的泥院子干净平整多了。 院子角落还用砖头围了几个整齐的花池,里面种着好多月季花,这会儿五颜六色的开的正好。 满院子都是淡淡甜甜的月季花香。 还有门口的保安也换上了制服,说实话看起来比之前精神多了。 加工厂堪称焕然一新。 只是孟季凡之前全部的心思都在手里的订单上,根本没心思关注其他,所以并没有发现这些改变。 直到高原跟他说,李记者要来厂里参观,孟季凡想着在李记者来之前,得好好准备一番,起码打扫一下卫生,提前跟车间的工人们交代一番,等李记者进车间的时候,干自己的活儿就行了,别乱说也别乱看,权当没有这回事儿。 也别给加工厂惹麻烦。 他打算的挺好,等真实施了,才发现院子里特别干净,根本不用打扫,而且高原告诉他工人们也不用特别嘱咐,自然些就足够了。 孟季凡唯一需要准备的,就是把他自己收拾立正了,做不到立正,起码得洗个澡换身干净衣服。 大伙儿都准备的特别好,他这个老板可别拖后腿。 这话把孟季凡都给说心慌了。 高原也太夸张了些,他也算见多识广,还能拖大伙儿后腿不成? 可当孟季凡真正见识到车间的变化,他才意识到高原一点儿也没夸张,说的都是诚诚恳恳的大实话。 甚至还谦虚了。 毫不夸张地说,就车间现在这幅模样,完全就是南方经营多年的大厂标准,一点儿不像新开的工厂。 处处方方都管理的特别好。 这无形中让孟季凡底气十足,信心也回来了,领着李记者在车间转了一圈儿,每到一个地方就详细地给他介绍一番。 李记者连连跟同伴点头,“没想到加工厂管理这么严格,先前还有传闻称,加工厂的生产条件不达标。 还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若不是亲自到现场来看看,估计都被他们误导了。 你说是吧,吴同志?” “嗯,确实如此,报社也太不负责任了些,随便找个个例,也没有事实证据,配了几张似是而非的照片,便信口开河,说加工厂的卫生条件不达标。 像这样模棱两可的文章,不加证实便随意报道出来,误导广大群众,就这还口口声声地说是为了群众们负责。 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这种似是而非冠冕堂皇的话也能说出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