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救灾、移民-《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2/3)页

    要想让陕西不乱,不出现农民起义。那么首先就要安置好这些边军,分给他们土地。让他们能够吃饱肚子,并且过上安稳的日子是最重要的。

    没过几天,朱由校再次下旨。着令延安府加大移民宣传。陕北地区愿意移民者,官府为其提供沿途的车马伙食费用,同时每个人发放3元的移民补贴款。

    此时国库可谓是十分充盈,因为盐商的资产已经陆续出售,而且查抄到的00万元左右的现金也没有动。

    移民补贴话费,全部都将由国库拨款。

    与此同时延绥镇边军移民开垦,每户补贴耕牛一头、农具若干,以及银钱十元。毕竟是军户,属于朝廷体制底层。自开国以来。军户就是世袭下来的。世代为明王朝戍边,朝廷给予的移民待遇自然是要比普通百姓好一些的。

    另外也是为了彻底避免哗变的可能。

    在皇帝的大手笔之下。当移民政策传到延绥镇,延绥镇的军户们都轰动了。几乎家家户户都对这个政策翘首以盼。

    延绥镇裁撤之后。他们将不再是军户了,不用再承担戍边的任务,武官也不再能管到他们头上,想要继续压榨他们就不可能了。

    移民辽东还能获得土地,更有朝廷的大力补贴,只要愿意专心耕种就能衣食无忧。这样的好日子哪个普通军户不想过,这也让接下来的延绥镇裁撤变得顺利起来。

    中央军也迅速被调派到了河套及陕北地区,接替了延绥镇的戍边任务。延绥镇十几万边军很快就开始移民了,官府为他们专门了大量的马车,并在沿途安排了食宿。移民的军户一批接一批的向关外移民。

    陕北地区的六月飞雪还在持续,很快一个月又过去了,雪已经下了两个月,虽然有时断断续续,但是地里的秋苗基本上全被冻死了。六月天的陕北,人人都是一件大棉袄。

    在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有大半军户都已经在移民的路上了,身下的军户也都将在半个月安排启程。

    与此同时,陕北地区也有组织了二十多万准备移民的百姓,这些百姓到辽东之后,主要是去辽东当工人,并没有分配给他们土地。

    但即便是去当工人,日子比陕北这地方也要好过多了。而且他们在辽东站稳脚跟后,想要土地的话也可以自己到黑龙江等地垦荒。

    整个陕北地区移民的人口就达到了六十多万人,这些人口移民到东北之后,将极大的补充东北的劳动力。

    因为秋禾被荡尽,陕北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几乎全部走出了村庄,到官府的工地上做工去了。

    各种建设工程也陆续开工了,军方有河套防御工程要建设,同时河套地区还有水利设施要修建。

    没过多久朱由校又下了圣旨,从国库拨款修建陕北到陕西的战略公路。

    这条战略公路修到西安之后,一是向北延伸,贯通陕北、河套。一是继续向西延伸,贯通甘肃。

    改善交通是救灾的重要措施,这可以更加快速、低成本的向受灾地区输送救灾物资。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