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六章 来硬的!-《铁路大时代》
第(2/3)页
如今之计,蔡茂也知道,舒城这边到了关键时刻,不是计较钱的时候。
能垫付的,蔡茂尽量垫付出来。
和蔡茂及刘磊商量完之后,舒城并没有找其他施工队商谈,一来是因为其他施工队都不是舒城的嫡系施工队,找他们未必有用。
另外,现在正是资金紧张的时候,让其他施工队加大人手,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舒城也得考虑这些问题,并不是随便加大人手就可以!
蔡茂走了之后,舒城又将曾华亭叫了过来。
“舒经理!”曾华亭现年四十岁,长的很老成。
“曾部,马上要进入冬季施工了,你看物质部把一些保温措施购买一下,不过项目部最近资金比较紧张,可能拿不出多少钱了!”舒城道。
现在项目部资金紧张,能欠的就先欠着,物质设备材料这些东西,可以先欠的就先赊账,应该把钱花在刀刃上。
曾华亭干物质这么多年,一听舒城的话,便知道他什么意思了。
“舒经理,这事你交给我吧,到时候让技术部出个备料单,我这边进货就是了!”曾华亭道。
项目部大部分的物质设备进料,都需要技术部备料,然后给物质部去购买。
“行,资金方面先给你五万吧,能赊账的就先赊着,等有钱了再说!”舒城道。
五万块钱,对于购买冬季包围设备来说,还不到八分之一的资金总额,多余的资金,都必须先赊账,这就要看曾华亭的能力了。
当舒城知道,如果是原先那个物质部长,肯定没这个能力!
还别说,第二天曾华亭便给舒城汇报,说这事已搞定了,保温设备三天内便能进场。
对于曾华亭干活的效率,舒城还是蛮惊讶的。
转眼间,一个星期又过去了,在局指的周例会上。
一部一周内完成产值四百三十二万,二部完成产值四百万,仅相差三十来万!
而四部完成的产值,直接从第一名降到了第二名,成了四百二十七万!
这个完成额度,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惊讶,一部居然不声不响的跑到了第一名!
但舒城却很清楚,一部之所以能拿下周产值第一,还是因为蔡茂和刘扒皮共上了五十人的原因。
不然的话,这月的产值,能不能上四百万还很难说。
同时,也让舒城明白,赵智权的速度,越来越快,加入自己没增加人手,这周肯定被对方超越!
随着产值完成的越来越多,项目部拖欠施工队的工程款,也随之增加,如同滚雪球一样。
局指周例会结束,舒城和李逸风等人,直接来到了大里程工地。
从0号桥台到140号墩,征地拆迁事宜都已经完成,最后还剩下20来个墩的征地拆迁,依旧没有落实。
眼看前面一百四十个墩的桩基就要干完了,再不征地拆迁,一部的桩基就要停工了。
其实最后二十个墩,经过一个村庄的一角,需要拆除八栋房屋,和数个大棚。
这些东西的征地拆迁费用,建指已经补贴完毕,依旧有两家不肯搬离出去,同时还有三家的大棚,也不肯拆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