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七章 好苗子-《铁路大时代》
第(2/3)页
对于孔旭说的这些话,在场的除了舒城,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听懂。
可在后世铁路建设单位,这些都是一些常识性知识,只要干过高铁的项目部成员,都多多少少了解这方面的东西。
高铁只所以速度能达到350Km/h,对轨道的高程和中线,控制的及其严格。
比如直线段的两条钢轨高程,都是以零点五毫米来控制的,中线按一毫米来控制。
一毫米有多长,这不用说,更何况是零点五毫米。
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就用轨道小车来测试,轨道小车外加一个TS30全站仪,国外制造的就要一百五十来万,后期国产制作的,也要五六十万,价钱及其昂贵。
轨道小车结构虽然简单,使用时要求去极高,他通过小车架设在钢轨上的传感器,来采集数据,反馈到配备的电脑上,技术人员便能从配备的电脑上,得到中线和高程的相关数据。
再根据这些数据,来调节无砟轨道版上钢轨的高度和距离。
一切调节后之后,才能浇筑无砟轨道道床板。
而且轨道小车这种设备,精度要求高,白天因为温度比较高,根本不能使用,只能晚上加班调节,以防温度对轨道小车的影响。
经过这一步步的卡控,才能保证高铁的高速运行和安全。
作为第一条高铁,组织这种专门的人员,成立兴趣小组,舒城觉得也很有必要,毕竟这玩意是第一家,往后高铁肯定不少,学会了这些东西,就是资本!
当然,这只适合技术部普通成员,像舒城一样,最多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局指总工孔旭说完之后,最终是徐宁发言。
“近期,一部完成的工程量不少,这一点,值得肯定,这的确和一部全体员工的努力分不开。”徐宁慢悠悠的开口道。
这一开口,就夸奖一部所有成员,的确也如此,自从刘扒皮走了之后,换上了蔡茂的队伍,这施工进度快的惊人。
连雷军都不得不感叹,甚至有心招募蔡茂这只施工队作为自己的嫡系队伍,可最终还是放弃了。
雷军心里很清楚,有一只这么能干的施工队,可以为自己减少太多的麻烦,至少工期方面,自己不用太过操心。
而作为一个项目经理,工期赶上去了,便成功了一半,如果还能盈利,对往后的提拔,绝对是一种业绩。
同时,雷军对舒城,从心底也升起一股佩服,自从他来了之后,大要点节点工期可以完成了,如今又搞了一个试验段地点。
这对雷军来说,可是好事,一旦试验段成功,大变更下来了,其中的功劳肯定少不了他的一份。
对于徐宁在项目部会议上亲自表扬一分部,雷军还是蛮惊讶的。
一个月前,在指挥部会议室被骂的头都抬不起来,到今天的被表扬,雷军顿感有面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