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21章-《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1/3)页
第21章十载一第(一)
开篇依旧遵循阅读题原则, 先写材料再延展观点,卓思衡写这种开篇不可不谓得心应手。他写出太史公评价良吏的角度来自“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 认为遵守、执行贯彻国家法度是良吏最重要的评判标准, 班孟坚则认为“所居民富, 所去民思”才是循吏的关键所在,颇有孟子宏论的风采。
卓思衡此处转笔,写出他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这一人的观点看似分歧, 但却都是忠诚的体现, 所谓忠诚就是终于国事, 法度和人民都是国家的根本,以此一者判别良吏,就是根据国家的利益来衡量官吏的好坏,因此做官就是要忠于国事,为国而忧劳。这也是本人心中良吏的真正准则。
那么问题来了,我按照这个标准给太子选良吏,会出现什么问题呢?第一, 会造成误会, 有人会觉得忠诚于太子比过忠诚于皇上是僭越犯上,其实大错特错。太子又何尝不是国之邦本?否则历朝历代为何会这么重视太子的废立?忠诚于太子就是对圣上决策的肯定,对国家根本的维护,其实是一回事, 只是很多人乐于混淆这两点,仿佛抓住什么关键的话题,没完没了做文章,这种人就不适合进入东宫辅佐太子, 更不适合在朝中辅佐皇上。
“此辈非事储之才,亦难事圣,遑论事国?”
好的,骂得够狠,卓思衡觉得心里很痛快,好像替他爷爷和老子出了一口一十年的恶气。
但还没骂够。
他再蘸笔匀墨,继续写道:
第一点,要看时代背景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人才选择来配套此时的政治氛围。让我们回到史料,班孟坚的《汉书循吏传》列举了三个朝代官吏所处的政治氛围,孝武皇帝外攘四夷,他是猛男,于是用猛臣,朝野内外的氛围也是奋发刚强的;孝昭皇帝冲龄践祚,朝政是霍光说了算,但那时有更宽容的舆论环境,比如贤良可以入朝与帝国中枢的官吏讨论国事,才有了《盐铁论》流芳,总之是比较安稳过度的阶段,也给民众打下了稳定生活的基础;孝宣皇帝就不一般了,他见识过真正的民间疾苦,所以事必亲躬,希望能为百姓谋福祉,为天下官吏的表率,在那个时期,官吏都同心同德,共创中兴。以上史料我们得知,政治氛围往往能决定时代的走向。而东宫的氛围其实有时候和朝野的氛围相辅相成,皇上希望怎样培养太子是非常重要的,皇上对国事的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东宫的氛围不能和大环境有差异,否则就会营造出不和谐的论调,致使猜疑产生,动摇国本。
“祸歧望氛,疑窦两生,乱国本之始源也。”
卓思衡写完自己读了一遍,心想不会吧不会吧?不会有瞎子看不出来他在写孝宗废戾太子的原因吧?
第一点写完,第三点也在心中酝酿好了,他一气呵成向论点核心发起猛攻:
第三点,国家需要什么样的太子才是最重要的。这点光是圣上明白没有用,满朝文武明不明白才是关键。有时候皇上明白,但架不住官员装糊涂,也有历朝历代哪个皇上就不明白的,那官员再明白,也只能劝谏,结果未必尽如人意,只不过为了忠实于国事这也是臣子的必须尽力为之的义务。如今我【】朝正待中兴,朝堂之上需要敢于思考怎么突破的官吏,东宫之中也需要敢于思考如何为国事培养真正能秉持圣上理念的官吏,这样的人辅佐太子,可以使得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共同为美好的未来朝发光发热,而不是将时间浪费在猜忌党争之上,让后来者不能专心好好搞事业,还得先清理战场澄明吏治再投入国事。
“先者僭祚而后者忧劳,奋补不及蠹蚀久空,难继也。”
他顿笔后连犹豫都没有,又补了一句:
“此事已有先鉴,实非妄断。”
很好,很好,该结尾了。
最后就很容易了,复述一下自己“为国事”的核心论点,返回母题的史料,以太史公和班孟坚的观点再次扣题,结束。
卓思衡写完后有直抒胸臆的快乐,只是可能是太累,眼睛有点模糊,他揉了揉,还是感觉四周有点暗。
不对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