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曾招弟低着个头:“我马上就要走了,过来告辞的。” “进来坐坐吧。”施院士请她进来,指了指旁边的小桌子,随后走到一旁倒了两杯现磨咖啡。 一杯放在了曾招弟面前,坐在了她对面。 看着黑色的香浓咖啡,曾招弟声音象蚊子叫:“我不喜欢喝咖啡。” 曾招弟的村子属于极度贫困地区,咖啡对于她来说苦涩。而希宁喜欢,口味他也知道,加双份奶不加糖。 “就算不喜欢,也喝点。这二年会先种粮食,保障基本食物需求,物资短缺会持续一段时间。”也就是说,很多不是必需品有钱未必买得到。 曾招弟想了想后,拿起桌上的小勺在糖罐里舀了三勺放进咖啡杯里,再加了不少奶。搅拌均匀后,喝了起来。 施院士喝了口后缓缓道:“还有什么我可以做的吗?” 这次国家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就跟几十年前刚建国一般,个人可以申请国家照顾,工作和住房都可以统一安排。但只能平调或者下调,不能上调。曾招弟这种基层农村的,也只能申请去基层农村,或者申请比较苦、高危边远的工矿。 曾招弟选择了北方某铁矿,属于三线城市。原本去那里当个普通的工人,但个人意愿中,她表明想当厨师或者点心师,上面就将她安排在铁矿食堂里打杂,施院士托人在那里劳动局准备开设的烹饪班里,给她报了名。 曾招弟摇了摇头,随即轻声说:“不要让我家里人知道我在哪里。” 施院士也帮她打听好了,这次曾招弟的父母还有弟弟都活了下来。他们当地村里死了近一半人,但张二牛和她家有了粮食,又抱成了团,哪怕粮食被村里人一起吃了,但后面没了粮食时,“死的”都不是他们两家的人。 “你现在是铁矿职工曾若楠,户口落到集体。” 听到这里,曾招弟,不现在是曾若楠松了口气。 “她”走后,留下一张条。上面写着“永远不要回去,不要有任何联系,除非你自己作死。” 可凭她的能力办不到,于是将纸条给了施院士。施院士接过后,看了看,就承诺事情交给他。 不久后,上面开始统计人数,安排工作。因不少人遗失了身份证件,趁着这个机会,她有了新的身份和重新开始的机会。 “她……”施院士带着不舍:“真的叫希宁?” “嗯。”曾若楠点了点头。 “从哪里来的?” “我不知道。”对此真的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她为什么帮我。” “知道了。”施院士长长吐出一口气:“我就不送了。” “嗯……”曾若楠犹豫了下,悻悻然站了起来。走出实验室,关上门,从门缝里最后看到的是,施院士坐在原地好似发呆,面前的咖啡还有仅剩一缕热烟飘起。 三年后,曾若楠和铁矿矿工相恋结婚,夫妻两个生了二个孩子、相伴到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