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他是不是疯了-《大明公侯》


    第(2/3)页

    他也不废话,连忙坐回座位,拿出借来的书仔细看起来。

    明年二月就是县试,接下来还有府试、院试,后年是乡试,考期紧,任务重,也没时间再耽搁了,抓紧时间学习。

    《四书集注》全称为《四书章句集注》,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影响最深最广的一部儒家“经典”。它既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必读教材,又是科举考试中士子答卷的主要立论根据。

    可以说,古代科举的题目都围绕着这本书出题,要想依靠读书进入官场,单单背熟《四书》也没有任何用处,必须先将朱熹的注吃透才谈得上其他。

    《四书》在大学时陈艾已经通读过一遍,也研究过几年,对他来说也不怎么难。可朱子的注以前却没有留意,如今再次拿起来,只觉得头绪烦乱,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入手。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其为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这一句出自《论语.宪问》,本不难,对照着朱熹的注看也有些意思。

    “不得于天,而不怨天;不合于人,而不尤人,但知下学而自然上达。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无以甚异于人而致其知也。然深味其语意,则见其中自有人不及知,而独知之之妙。”

    陈艾突然心中一动,朱熹的注不过是进一步强调了下学在先,上达在后,其间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关健在反己自修,在内求,否则也不能上达。单独看这一句应该看不出什么来,应该将全部的注解都通读一遍,才能真正把握住朱熹思想的核心。

    当然,自己瞎琢磨也不是办法。还好后天逢九,县学开课,自可向胡知县单独请教。一个知县官虽然不大,可明朝总共也不过一千来个县官,这些人都是进士出身,是这个时代的精英,都是有大学问的。

    也好,今天就不用再想太多,随意乱读,先找回以前读大学读研究生时的感觉再说。

    这一读,就读了快两个时辰,眼见着天渐渐黑了下去。

    陈艾也逐渐被书本吸引过去,心中却是一阵畅快。他时而哦吟出声,时而伸出手指蘸了凉水在桌上写写画画。

    这情形落到屋中二女的眼中,让她们更是吃惊。

    素娘和梅姐都不识字,虽然知道陈艾手中拿的是书,可却不认为这个大流氓陈三真的能读书写字。只觉得这家伙身上从头到脚透出一股子诡异,再加上陈艾读到入迷的时候还满脸的欢喜,在昏黄的油灯下更是显得阴森。

    渐渐的,她们都感觉到一阵害怕。尤其是梅姐,更是忍不住朝母亲那里缩了缩身子,忍不住低声问:“娘,他是不是疯了?”

    素娘也是惊恐,颤声道:“好象……是有点,你看他的手在桌上……分明就是鬼画桃符。”

    “啊!”梅姐听得心中一颤,手一颤,绣花针刺进拇指,沁出一滴血来。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