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章 鉴定《书墓笔记》-《书眼》


    第(2/3)页

    1号鉴书室宽敞明亮,面积达200多平方米,里面摆放着上百台高速计算机,形成了一个局域网络系统。

    自从50多年前数学家为建立了数学模型后,的鉴定不再停留于文本的鉴别,而是开始朝数据化的方向发展。

    如今华夏国的鉴书工作,不只依靠人力,而且还需要借助高速计算机,进行大量数据的运算,以确保鉴定结果更加精确。

    每一名鉴书师都要求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在计算机的辅助下,一名鉴书师便具备了单独鉴定一本的能力。

    此时,室里有40多名鉴书师正分别鉴定着一本,其中,一名叫小李的鉴书师负责鉴定的正是《书墓笔记》。

    “吴主任,您过来一下。”鉴书师小李忽然说道。

    “怎么了?”一名中年男子走来,正是鉴书办公室的吴国坤主任。

    “这本《书墓笔记》情况有些反常。”鉴书师小李指着电脑屏幕,“您看,我刚刚对的文本进行解构,拆离出情节线,结果发现这的情节结构相当繁琐,居然在20万字的篇幅里找到了18条相对独立的情节线索。”

    “18条情节线?”吴国坤主任眉头一皱,“竟有这种事?”

    “吴主任,这么多情节线交织在一起,的数据会增加几十倍的运算量。这本《书墓笔记》的顾客叫刘星,他晚上七diǎn就要来取的鉴定结果,时间恐怕来不及。”

    让顾客满意,这是图书检测中心的第一原则。

    吴国坤主任当机立断,朝室里的其它鉴书师说道:“你们全部暂停一下手中的工作,现在有一个紧急任务,所有人先配合小李一起鉴定这本《书墓笔记》。顾客晚上七diǎn就要取鉴定结果,我们一定要赶在七diǎn前完成鉴定任务。”

    “我现在分配一下鉴定任务,小周,你负责1号情节线。小美,你负责2号情节线。小郑,你负责主要角色的维度分析。小林,你负责检测文本信息传输率;老王,你经验丰富,情节结构的解析由你负责……”

    分配完任务,40多名鉴书师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进入一级忙碌状态,分别操作着高速计算机,共同负责《书墓笔记》的鉴定工作。

    “嘀嘀嘀!”

    急促的警报声不停地响着,100多台高速计算机的红色指示灯持续闪烁,这说明计算机正处于高负荷的运转状态。

    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