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牧民五术,十七皇子-《我每天出门看黄历》


    第(2/3)页

    “接下来就得看杜隆在燕幽行省试验的效果了。”皇帝笑道:“其实这方案,杜隆只是整理完善,真正提出这想法的,是威远侯的嫡子余闲。”

    十七皇子貌似惊奇的说道:“就是刚给天秀儿找的那个伴读,余无缺?”

    “若是这孩子没点真才实学,朕岂会有此安排。”皇帝回想起余闲近段时间屡次的大放异彩,不禁微微颔首。

    他甚至在想,若不是这孩子接二连三的神来之笔,他怕是已经对威远侯府挥去屠刀了。

    “能有如此见解,这个余无缺看来非池中之物。”十七皇子赞道,随即话锋一转,“但恕儿臣失礼,儿臣觉得他这想法固然是好,却考虑得不甚周全。”

    “怎讲?”

    “此方案能明正律法,却疏忽了最重要的一点,律法不仅是庇佑百姓,更需为朝廷所用。”

    皇帝想了想,点头道:“确实是如此,那你能有什么可以补充的见解?”

    “不敢说见解,大约和余无缺一样,有些想法。”十七皇子缓缓道:“圣人有云,天子受命于天,代天牧民。因此有说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既要牧民,便需掌握牧的手段,儿臣近日钻研法家三品的阳术境,其中有一段关于牧民五术的讲述,儿臣觉得颇有哲理。即愚民、弱民、疲民、辱民和贫民,五皆不灵,杀之!”

    十七皇子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皇帝的神态,见皇帝神情依旧缓和,这才继续往下说。

    皇帝听完后,还笑了笑:“你看的应该是前朝流传下来的古籍本吧,这一套牧民五术,已被桃花书院的法夫子剔除出法家修行的范畴了,被视作三品阳术境衍变成的异端之术,名曰阴术。”

    “前朝末年,就一度奉行此术,最终使得民怨载道、暴动四起,本朝以杜隆为首的法家人,提倡的是国富民强,因此你这话可别叫杜隆他们听了去……当然,最近他也没机会听到了。”

    十七皇子站起来,欠身作揖:“儿臣失言,该受父皇的责罚,但儿臣觉得此牧民五术,仍有一些可取之处,前朝统治者只是没领悟到此术的精髓,若是运用得当,或许可以达到阴阳并济的效果。”

    “阴阳并济……你且说说。”皇帝来了些兴致,其实他也觉得光用阳术维持统治还不够。

    “譬如愚民,自然不该是愚昧百姓,而是应当将我大景王朝获天道钦点的思想传播下去,教化民众,让民众对皇权充满敬畏,这样方能令社稷江山稳固。”十七皇子侃侃而谈,显得才思敏捷:“再譬如贫民,也绝非让百姓陷入赤贫,而是应当引导百姓为生计繁忙,自然也能起到国富民强的效果。”

    “举个例子,圣京的普通百姓家,一年收入大概有三十两,若是适当调整铁马茶盐等物价,让这普通百姓家一年吃用需要用到三十五两银子,那这一家人终日都需为了填补这五两银子而殚精竭虑,如此一来,既可以促使他们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进而推动社会进步。也能让百姓在不被生活压垮的情况下忙于生计,无心生事,自然社会安定。”

    皇帝听得眼神一亮,颔首道:“不错,很不错啊,你年纪轻轻,竟能领悟出这般高明的哲理。”

    这时,皇帝看向十七皇子,目光充满了欣慰和温情,眼里全是年轻时的自己……除了相貌。

    但可惜,这最聪慧不凡的皇子,却是没机会继承自己的事业了。

    一念及此,皇帝最近刚平复的作妖念头,再度复苏了。

    他沉吟了一番,道:“西唐使团抵京的消息,你知晓了吧?”

    十七皇子点头。

    “你负责接待那位唐国公主吧。”

    “父皇,这恐怕不妥吧,这是大哥的职责……”

    “皇宫里是他负责接待,这两日正好中秋,那位唐国公主想在圣京里走走,瞻仰我大景帝都的风采,外面的情况,你比你大哥熟。”皇帝拍板道:“这事就这么定了。”

    “儿臣领命!”

    ……

    皇帝又交代了一些西唐使团的情况,忽然想起什么,道:“这几日,报国寺有香客为纪念那些殉国英杰,作了一首诗,你知道吧?”

    “国子监正人人传颂,奉为经典。”

    “你去查查,第一个在国子监传颂的是谁。”

    看到皇帝的神情不太愉悦,十七皇子也不好评价这首旷世奇诗,就满口答应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