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官渡之战(上)-《锦绣三国》


    第(2/3)页

    三日过后,张绣绕道顺利撤至相县,此时纪灵已率留在沛城的本部兵马南撤到了谯郡境内,而随张绣征略谯郡的高顺部亦是到达了相县,不过重兵在手的张绣却是放弃了进一步扩充地盘的计划,同时也否定了纪灵等人在谯郡利用新占土地另设新郡的提议,转令将已经占领的淮北郡县悉数放弃,将全部民众迁往淮南。

    与此同时,身在官渡前线的曹操却是收到了一封佚名的书信,拆开之后只有两个字——“乌巢”。

    当夜,粮草耗尽兵卒损失惨重的曹操孤注一掷,亲自率领全部骑兵袭击袁军囤粮重地乌巢大营。构造严整军备齐全重兵驻防的乌巢大营却是外紧内松,曹军的决死一击进行的无比顺利,几乎是外围都被突破了袁军都督淳于琼才披挂迎战,而且是醉酒上阵,不到三合便是被曹军大将徐晃杀得弃甲而逃,同淳于琼一同聚饮的袁将韩莒子更是当场被曹将曹洪一枪刺死,骑督吕威璜一人独木难支,被冲进来的曹军四处放火。

    危亡时刻乌巢营副都督眭元进与袁将赵叡例行往主营运粮完毕回营,见火起迅速驱兵来救,无奈曹军杀得势起,眭元进与赵叡冲进乌巢内仍是不能相救,与吕威璜一道被曹军斩杀。

    八十万袁军的全部粮草自然是个超级天文数字,数千曹军骑兵轻兵没命一般四处放火却也是一时难以烧尽,好在袁绍本人神助攻,关键时刻难以下定决断,任由手下文武争执了好长时间。因为年份时间的问题,袁绍集团内的矛盾虽然已经尽显但是却没有冲突激化,许攸并没有因为家人犯法而投奔曹操,而田丰也没有被监禁,沮授也没有被排挤出核心决策圈,按照常理来说人多好出谋划策,但是这个常理在优柔寡断的袁绍这里明显不适用,一人一句话反而是使得袁绍更难下决断。

    不过虽然一人一句话,但是袁绍麾下的一众文武在此关键时刻的进谏意思不过只有两种,一是立刻趁曹军精锐尽出而急攻曹军大营,此策以郭图为首约有半数文武支持。二则是立刻尽出主力驰援乌巢,将曹军精锐甚至曹操一网打尽,保全了粮草而后再图拿下曹军大营。此策以许攸为首也有半数文武支持,如此以来却是让袁绍纠结症犯了。

    帮曹操拖延了好长时间,袁绍终于显露出他的王霸之气,或许是王八之气也说不定,大手一挥,命令河北四庭柱之二的张郃高览领半数主力驰援乌巢,河北双煞颜良文丑领另外半数步骑主力急攻曹军大本营,却是采取了折中平衡之策!

    袁军比之曹军政令不明,一番调度却又是耗了不少时间,等张郃高览两人走到半路,乌巢方向早已经是火焰漫天,烟迷太空,再往前行,曹军夏侯惇曹纯已经是严阵以待。

    并不同于历史上眼见大势将去便是干脆利落降了曹军,张郃高览此刻的心底仍是认定袁氏就算输了乌巢这一役仍将是笑到最后那一方。原因有很多,一是现今的曹操集团实力并不强大,在区区的中原都不是说一不二的地位,在整个天下又排得上老几?二是张、高二人仍觉得袁氏集团不可匹敌,先不说兵甲钱粮有多少,重要的是颜良文丑二将尚在,还有田丰许攸沮授郭图审配等这世间一等一的谋士智囊团,当下的袁氏仍是大厦一般的存在,虽然有倾覆的风险,但绝不是曹氏这座残破的小楼可以比拟并论的。

    心里既然没有另投他处的想法,手上自然是敢于作战的,加上又怕文丑颜良二人先一步攻破曹军大营拔得了头筹,张郃和高览自然是积极驱兵进击,与夏侯惇以及曹氏第一精锐虎豹骑在火光照耀下展开夜战。

    对于曹军而言,这场阻击战并不是最后一场结尾之战,而才只是决战的开始。

    张郃高览二人的武勇比之文丑颜良双煞是差了个等级的,而文颜二将又在曹军手下吃过大亏,由是张郃高览二人极有自知之明的并不立刻亲自上阵,而是驱动手下兵马上前,自个在后调度压阵。

    袁军的这种见火不急的收敛式打法却是夏侯惇和曹纯没有想到的,这两员虎将冲杀在前,倒是顾不了那么多,力求凭借麾下精骑的冲击力将袁军先冲个七荤八素,伤亡再大也无妨,拖延住时间便是胜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