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许都事变-《锦绣三国》


    第(2/3)页

    这些人都是董氏豢养的门客,或是悍不畏死的关西刀客,又或是侠名远扬的关中剑侠,再就是一些诸地的使着各式各样杂乱兵器的游侠儿,虽然看似一群乌合之众,但实际的战力绝对不容小觑。

    进门少顷,董府的管家便是急急忙忙跑到董承身边汇报道:“老爷,王府、吴府和种府还有吉家和伏家皆派人告曰诸事俱备,各家报上来的人数合计共一千一百二十三人,另外各家肃清一十四人曹贼坐探,我们安插在城内各处的眼线也无发现守城曹军有何异动,还请老爷定夺!”

    并没有发生任何的不测或者意外,真是天助我也!董承面涌潮红之色,当即沉声对管家令道:“即刻派人回复各家,待我董府号起,并发举事!”

    “来人!替某退服换甲!”

    ……

    两刻钟后,位于许昌城中心地带的车骑将军府忽然响起一阵沉穆的号角声,因为已是傍晚时分,城内趋于安寂,这本不应该出现在城内的军营号角声显得格外悠长。

    绵长沉穆的号角声只在许都上空响了片刻,片刻之后,许昌城内各处的人声嘈杂声便是将其取代。长水校尉种辑之种府、昭信将军吴子兰之吴府、侍郎王子服之王府、议郎吴硕之吴府、太医吉平之吉家,国丈伏完之伏家,还有车骑将军董承之董府,这七家的族人家丁僮仆门客共逾千人一同冲出了自家府院,或执刀箭剑枪,冲上许昌街头,有组织地抢占许昌城内要害重地。

    起事号角骤起,端坐在许昌宫中殿内议事的刘协伏完荀彧三人自然是听了个清清楚楚,不同于荀彧的茫然不解,刘协和伏完却是同时对视一眼,再看向荀彧的时候,眼神却是转变的令荀彧陌生到一时接受不过来。

    咳~咳咳

    并不顾忌天子就在跟前,伏完却是大声咳嗽起来。随着这几声咳嗽,刘协身后屏风后面的殿后却是冲出来一队十余名甲士,领头的并不是哪个将领,却是那个老刘宦官。

    荀彧也是一时间反应不过来,看着那十余名陌生无比冷峻相对的执戈配剑的披甲锐士,指着那方才前不久还是一副毕恭毕敬模样的刘宦官道:“这,这是……”

    刘宦官仍是一份平和的神色,面对荀彧仍然保持着恭敬之态。但是此刻这份平和和恭敬中却是明显带了一份生远的意味。

    刘宦官并不开口,倒是刘协先是左右环顾了一遍身边全副武装的精锐兵士,龙躯震颤着站起身来,对着荀彧神色激动道道:“荀令君,你看好了,这天要变了!”

    荀彧心底一沉,却是立刻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面色不改,拱手平静道:“陛下,这天没变,这天一直是大汉天!”

    “不!”刘协失声道:“不是,这天不是,自从父皇死后这天就变了,是董贼的天,是李傕郭汜二贼的天,是你和曹贼的天!”

    “不!”荀彧眼中露出坚定之色,罕有的强硬声面对刘协道:“陛下,我是我,他是他,他日后或许不一定为汉臣,但微臣以前是,现在是,至死亦是!”

    一君一臣目目相对良久,年轻的汉之天子却是未能分辨清殿下那臣子眼眸中的与众不同到底是什么,最终还是伏完站起身挡在了刘协和荀彧两人之间,年过五旬的伏国丈一脸肃色,面朝荀彧喝道:“既为汉臣,当除汉贼。尚书令荀文若,当从天子之诏否?”

    荀彧面对身躯高大的伏完,沉寂了良久,终于是俯首拱手道:“臣~谨尊诏命!”

    许宫禁卫在城内刚开始骚乱便关闭了宫门。守备宫室的御林虎贲军名义上是只忠于大汉天子一人的军队,然而现实是这支由曹军百战精锐和曹氏集团子弟组成的禁军只听命于曹操一人的指令。而这支“禁军”的使命只有一个,那便是“保护”天子刘协,为了严防出现可能的意外和差错,曹操曾下令这支“禁军”除此以外绝不允许行职责以外之事。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曹操离开许都之前还曾吩咐过百官诸将,他曹操只管官渡前线殊死决战,许都及诸州县之事皆从荀彧居中持重调度安排。因而这支许昌城内最为精锐的军队此刻的最高指挥乃是荀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