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泰山之战三-《锦绣三国》
第(2/3)页
果然,听完这番话,臧霸却是终于缓和了下脸色,但是手并未从刀柄上拿开。
“哼,说的倒是在理,我等岂会和昌豨那厮是一路货色?曹司空对于我们兄弟几个乃有莫大的知遇之恩,是真真正正把我们当自己人看的,我们又怎能不为曹司空鞍马效命呢?”
“不过,陆公子,貌似你还没有回答我上一个问题,快说,我军的粮草情况你是又如何得知的?”
陆逊一副莫急莫急且听我细细道来的神色:“眼下的情势,是个人都能看得懂。贵军坚持运动战袭扰战是取不到任何效果的,最终占便宜的绝对不会是处于攻击方的泰山军。”
“但是如果不采取贵军一向所擅长的战术的话,这仗要想打下去无非就是两种策略。要么依仗险峻的地形坚守关隘和城邑,拖延下去消耗徐州军的锐气。要么就选择与刘备军野外决战。”
“而依照眼下实力而言,野战贵军是绝无必胜的把握的。而唯有依托关隘城邑坚守才是得胜的正道。想必这点臧将军心底也是清楚的吧。我相信臧将军并非一腔血勇之人,那为何放弃固守坚城的上策,偏偏要选择这野战的下下策?此策比之坚持运动战袭扰战术亦是不如啊,一旦战败,将军便是再无翻盘之理!”
“但是今天我观臧将军之决然神色,却是下了要与刘备军死战一场的决心。明知这野战是胜负最不保险而又可能是刘备军最希冀的,将军却仍毅然选择出战。若是此中没有什么缘由的话,我却是万万不信的!”
“而细细想来,能令臧将军做出此等不得已而为之的决策,定是贵军中发生了难事。那么又有何难事能令将军置六万部卒于生死一线的呢?”
“那此事定然是粮秣之事了,也只有粮草上出了问题,才能使得臧将军放弃坚守城邑关隘这样的上全之策。”
“我与童将军已随军近两月,这两月来臧将军已是让各部将城阳郡、东莞郡和琅琊国的粮草悉数搬运到了泰山。而至于这三郡的郡兵,臧将军也是只择了部分信得过的部众一起退到了泰山,这三郡的民众,包括贵军军中将卒的家人,臧将军也是未将一人带往泰山郡。”
“据有三郡之全部囤粮,且背靠兖州就近有粮草补充,不论怎么说臧将军是绝不用担心粮草不足的问题的。但是臧将军不仅精简了部众,而且要采取速战速决的策略,却是不得不让我生出了揣测之心。先前我只是关注泰山战局,倒是令脑中所想的狭隘了些。方才忽然想到了官渡战场,小生才是豁然开朗,拨云见日。”
“恐怕倒不是臧将军的粮草不够吃,而是官渡那边汝家曹公二十万人马的粮食不够了吧。臧将军方才闻言的反应,却是已经证实了我所猜非虚。不过真是这样的话,所有的一切倒是都能说得通了。”
“中原群雄甚多,曹公起兵数载,却是一直处于南征北战东伐西讨的境况,麾下刀兵从未歇息超过半年。幸而曹公每得一地,都任用贤才恢复其生产,这才支撑的住。不过这一次不一样了,你家曹公这次可面对的河北袁氏。”
“袁氏虽然没有曹公一般的锐气和出奇制胜的招数,但是胜在河北粮多兵众,袁氏亦是出了名的有耐心。昔日围攻东郡臧洪、易京公孙瓒,袁氏都肯花费一年多的功夫取胜。而曹公不一样,中原受创甚重,且兵乱频繁,曹公每出兵三月以上,则必然有粮草告急的情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