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刘备之德-《锦绣三国》
第(2/3)页
而在北海的袁谭听闻北上的这支徐州军的主将并非关羽而是刘备本人,当即大喜过望。不仅立即从自己手下划出一支兵马去泰山郡助战刘备,而且将先前在青州所为黄河官渡前线筹集的粮草全数送往刘备军处充作军需,甚至还积极聚兵点将,预备亲自披挂率军去助攻刘备军。
做这些倒不是袁谭本人有多么大度,而是在当下的现实情况,给刘备派军助战且倒贴粮草却是袁谭最好的选择。
世人将袁绍治下的冀、并、青、幽四州称之为河北四州,但是其实这四州中的青州严格来说不算河北之地。因为黄河以北才算河北,而这青州的大部分郡县和主要城邑却都在黄河以南。之所以把青州有河北之地这一说,还是怨黄河自身的频繁改道。
在三国以前黄河曾有过多次改道,尤其是在西汉曾有一段时期黄河大规模改道汇入淮河入海,史称夺淮入海又或者黄河夺淮,是以在那一段时期,青州甚至整个徐州都被称为河北。因而当下人们笼统将青州划到河北并称也是有所根据的。
青州的大部分地区都位于黄河以南,曹操早期依靠青州兵起家,青州的部分地区也是老曹最早的地盘。然而有着吞吐天下之志的曹操却是将战略重心放在了豫州兖州等中原腹地,在中原四处攻城略地的风生水起,而对于与中原有泰山之隔的青州战略性放弃。因而最早全据青州的,却是崛起于河北的袁氏集团。
而袁氏集团占领青州也不是很早就占领的。事实上袁绍的战略重心在于一统燕赵之地。只是河北的对手太少且都不难缠,诸如公孙瓒和张燕之辈都没有根本性的威胁,不像曹操在中原东西南北四面八方都是强劲的敌手,一个不慎就是惨败颠覆裸身奔逃的结果。
早早定下了河北基本局势的袁绍在建安元年,也就是大前年,袁绍派出袁谭出任平原相,兼领青州都督。身为袁绍的长子,袁谭自然有着其可以调动的资源。于是很容易拉起了人马,先是击败了没有后台的田楷,又是率军围攻只有文治而无武功的青州刺史兼北海国相孔融,最终打得孔融夜逃出城,其家人俱被俘。
袁谭轻松无比地平定青州的时候,袁曹两大集团还尚处于关系的融洽期,两家你好我也好,曹操便顺势表奏献帝任袁谭为青州刺史。由是在袁绍彻底解决公孙瓒这块心头病之前,袁氏集团仍对曹操集团表示着友好。
眼下袁曹关系破裂,尤其是官渡之战的爆发,袁曹两大集团终于是爆发了全面的战争。外甥高干奉袁绍之命,率领并州军在河内河东郡开展西战线,而在青州的长子袁谭,则有着统领青州军开辟东战线的使命。
不过自家的事情自己清楚,青州本乃古齐国之地,地腴民众,但却也是东汉末年以来经受黄巾起义等兵乱破坏程度最为严重的地区,没有之一!较为有名的例子便是让曹操鸟枪换大炮一鸣惊人的所谓“收降青州百万黄巾军”,以及爆出了太史慈这位当世猛将的“管亥围北海之战”。
青州的衰败很严重的,甚至一度成为了各种被排挤人士的集中地。孔融早年可是在朝廷做官的,但因直言却是被发配到了北海国为相。刘备也是一个例子,在不为世人所重视常被轻蔑的那段时期,刘备也是被派到了平原当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