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上古之风-《全球殖民》


    第(2/3)页

    “如君所愿。”

    剩余的策论题:

    “但欲恤民,又欲赡军,何道可能两济?”

    即屯田盐法。诚生财之原,屡经条议申饬,不见实效。其故何与?

    至于漕粮为三军续命,马匹为战阵急需,折截挂欠,遂失原额,其道何复?

    今虽东虏猖獗,河套有可复之机。边外尽可作之事。

    但难于东虏窥伺,朝野匮乏。近降夷继至,作何安插?

    插套连合,作何问破?

    流贼渐逸郧广,海寇时扰浙闽,剿灭不速,民难未已,兼之水旱频仍,省直多故,作何挽回消弭?

    又唐、宋曾以武臣为中书令、枢密使、文武似不甚分。

    我太祖高皇帝曾以直厅为布政,典史为佥都,今奈何牢不可破?

    尔多士留心世务久矣,其逐款对答毋讳。

    朕将亲览焉。”(都是大白话,应该看得懂。)

    这几道策论题,最主要有两个问题,屯田盐法和收复河套之地,一个是为了增加朝廷的收入,一个是让大明有稳定的战马来源。

    河套之地现在不是收复的最佳时机,必须先联合林丹汗打败建奴才说,如果此时大明在和林丹汗打起来,那就是三线作战了,那绝对是自己作死的行为。

    关于收复河套的策论,杨廷鉴又提起笔开始答题,杨廷鉴就是要借着这一道题,让崇祯阐述联合林丹汗的重要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