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汨水东来 第三十六章 名利(二)-《汉末区星》


    第(2/3)页

    谢夷吾问御佐:“人无履亦苦之否?”御佐对曰:“十二月盛寒时,并多剖裂血出,燃火燎之,春温或脓溃。”

    到区星穿越之时,历经百年发展,长沙郡郡民,至少罗县及其周边区域的人民,终于普遍都穿上了草鞋。

    哪怕是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汉末,横向比较,长沙郡仍是相对贫穷落后的地方。

    但,原位面上,此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永嘉南渡、建炎南渡,两次衣冠南渡,将相对先进的中原文明大规模转移向了长沙郡等南方地区。

    在这个过程,受益于中原文明带来的先进耕种技术,洞庭湖平原逐渐从蛮荒瘴疠之地发展成了鱼米之乡。

    “楚故泽国,耕稔甚饶。一岁再获柴桑,吴越多仰给焉。谚曰‘湖广熟,天下足。’”

    到明朝中后期时,洞庭湖平原区域已经成为了全国商品粮的基地。

    将罗县的发展水平,跃迁至社会主义新农村阶段,区星自觉难度颇大,信心不足。

    但是,若只是将罗县的发展水平提升至接近明朝中后期,区星还是很有信心的。

    提升至明朝中后期水平,那就够了。

    如果能将罗县的水稻年亩产,由当下的1.5~3石提升至明朝中后期10石(按汉制1石≈29.95kg计算)的水平,那作为丰产大功臣,县田曹每亩收取1石的服务费,这不过分吧?

    作为县田曹的带头大哥,区星从服务费所得里抽个一成,这不过分吧?

    那服务费收入有多少呢?

    罗县现有耕地108万亩,每亩收1石的服务费,就有108万石。按市价200钱1石计算,折合钱两万万有余。

    拿出一成来,分给田曹的同僚,这待遇够高了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