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仇人见面-《绝品盗帅》
第(2/3)页
宋铮举石锁的动作虽然怪异了一些,引起了部分人的注意,不过,随着比试的进行,人们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别处。没有几个人能体会到宋铮动作的真义,毕竟,“举重”这个项目,人们连听说也没听说过。
举石锁比试很顺利,山东路的武举都通过了。连看上去和宋铮体形相若的祖杰,都轻松地举了起来。祖杰虽然看上去稍瘦了些,臂力和体力都是极为惊人的,这也是作为了一个神射手的保证。
随着比赛的进行,在场的公子小姐们都渐渐离去了,毕竟,看一群人把石锁举来举去,也没多大意思。时间要到午时了,黄嵩深深地看了宋铮方向一眼,被妹妹拉扯着,离开了武院。反倒是逄葳看得津津有味,一直到中午全部比试完,她才在那名神秘妇人的护卫下离开。
下午的射箭难度不小,有六十多人没有完成。这当然和上午的石锁比试有关。要知道,平时武举乃至军士们玩石锁,一般都是提到腰际,然后放下,最高的也不过是把石锁搬到胸前,很少要把石锁举过头顶,何况,还是要让石锁在头顶停留一小段时间。很多人由于没有充分活动,拉伤了手臂,或者肌肉酸痛。下午射箭,便有些支持不住了。由于弓未能拉满,不少武举射箭射到最后时,箭根本射不到靶子上。
与宋铮去年参加武院大比时的弓箭不同,这次武举大比,用的真正的大齐军中弓箭,都是弓背粗一圈硬弓。这种弓惟有皇城司禁军及边关军中的精英部队才装备使用,如果双臂没有几石的力气根本拉不开。惟有这种弓,才能把箭射到九十到一百步的距离。
由于是武举,与普通的士兵自然不能同等要求,所以把这种硬弓搬了上来。这种弓宋铮也是头一次见,让他吃惊不小。多亏他上午时的谨慎起到了作用,再加上体力恢复惊人,这才顺利完成试,射中了九箭,成绩还是上游的。这还要感谢他在历城军营中一个多月的刻苦训练,
连续射十箭,不但是考验武举们的准头,还要考较军士们射箭的持久力。在正式的两军对垒中,即便是禁军的弓箭兵,也只能连续满弓发出六七箭,恢复一段时间后,才能再射。
有人欢喜有人仇,那些被淘汰出局的武举固然沮丧,低声咒骂这该死的比试,一些人赌咒发誓,自己使用普通的弓箭也能完成这项比试。
而那些顺利通过的则喜气洋洋,虽然没有考中武进士,却开了一个好头。
山东路武举中,六个通过一步步比试考中武举的,射箭没有通过,而由武院大比“恩科”上来的宋铮等人,却没有一人掉队。不过,其中的数人,都对宋铮连番感谢。那是因为宋铮仔细询问了众人胳膊的情况,给酸痛的几人按摩了一番,消除了举石锁的后遗症。说是拉拢人心也好,同窗情谊也罢,宋铮真的交上了一些过命的朋友。宋铮清醒的认识到,这些人现在虽然不过是武举,但以后也许会成为自己实力的班底之一。要知道,一名武举,放到军中,最少也能混个百户。如果运气好一点,等有了资历,当个副千户、千户也不成问题。毕竟,普通的州的守备营首脑,也不过是个千户。
大齐巨大的边关压力,导致着军队数量维持着一个巨大的数额,边关军、守备营以及卫军加起来,远超百万之众。以大齐的人口基数来看,这是十分惊人的。
一般说来,和平时代,国家并不需要养那么多的军队,全国的统治都是文官说了算。但大齐北有大金,西北有西夏,西南有蜀国,三国与大齐又不怎么友好。大齐必须保证足够的边关军队数量,才有威慑力。而各州的守备营,主要是对内镇压乱民,维护统治。对方则作为边关军的后备部队,随时可以投入到战场上去。
虽然宋铮认为,地主各州根本没必要留这么多军士吃饷,但这种国家大事,并非宋铮一个小小的武举可以置喙的。
傍晚时分,虎子依然没能从皇城司那时打探到什么消息,宋铮死了心。自己虽然有心把李元震永远留在江宁,但现在有心无力。辛弃疾严令不准出武院,宋铮也无可奈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