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舌灿莲花-《绝品盗帅》


    第(2/3)页

    事实上,这些人能坐到一块儿,最起码在家世上都不是一般人家。原本宋铮是这伙人里家世最差的,但随着近年来宋珏声名鹊起,成了理学大宗师,宋铮也跟着沾了光。现在,谁也不敢说宋铮是普通人了。也只有侯仲连这样的人,心怀嫉妒,口出狂言,最终还被宋铮狠狠地奚落了一番。

    辛羽毕竟厚道一些,当即道,“大家开个玩笑,酒也喝得痛快。来,韦兄、侯兄、诸位,我们再满饮一杯!”

    历城三大公子尽管齐名,但彼此之间也不是铁板一块儿。徐明轩和乔尚之间还好些,但侯文宪就比较独了。这小子仗着文采好一些,打心眼里看不起乔尚这样有些粗鲁的武夫,更别说假斯文徐明轩了。眼下,看着侯仲连吃憋,两个人非常痛快。

    韦通和侯仲连试探一番后,接连受挫,再也不敢随意轻启战端了。宋铮也抱着你不惹我,我也不挑事的心态,谈一些风花雪月,历史故事。他的知识见闻,又岂是这些人能比的。说文,他曾在宋珏的棍棒下十年苦读,又在大金精研过前宋的宫廷收藏;论武,连号称同辈第一人的杨动都败在他的手下。

    随着酒局开展,整个酒桌,成了宋铮的个人演说会。这厮口才又好,把故事讲得声情并茂,非常吸引人。连徐明轩和乔尚都感觉,与宋铮当朋友真不错。至于陆嫱那边,两个人心里虽然有些疙瘩,但看到宋铮如此了得,也就熄了再去争夺的心思。

    韦通城府深些,将心思压下,言语变得非常谨慎。不过,他并不甘心这样让宋铮抢了风头去,在宋铮“演说”中,他几次插言,想把话题引到儒学上来,试图堂堂正正地与宋铮辩论一番。然而,在座的没几个人对纯粹的学术辩论感兴趣。宋铮便巧妙转题,轻轻带过,不正面接招,让韦通郁闷得想吐血。

    比如,韦通刚提到孔子的“六艺”,宋铮便扯出,在“礼、乐、射、御、书、数”中,射指射箭,御指驾车。孔夫子精通六艺,射箭和赶车的功夫很不错。一下子把孔夫子变成了文武双全的人,更把“孔子诛杀少正卯”扯出来,证明孔子是杀伐果断的将才!这一下,顿时拉近了孔子与军事武术的距离。

    众人中,大多数好武,连徐明轩都会比划两下,只是韦通和侯仲连是纯粹的文人,宋铮从武的方面讲孔子,让辛羽和杨动等人都耳目一新,哪愿意听韦通讲什么哲学。

    韦通又碰了两次钉子,最后老实了,知道要想在文才上挫败宋铮,最起码今晚是痴心妄想了。

    早在昨天晚上,侯仲连从陆府出来,便找到了表兄韦通。是想借韦通的文才,挫一下宋铮的锋芒。不过,今天下午乔尚约徐明轩和侯仲连时,将宋铮的诗作交给两人看,两人都大为惊叹,侯仲连甚至怀疑宋铮是抄袭别人的,立即将韦通请来。韦通看了以后,连连摇头,“如此诗作,若是别人所写,早就传名天下了。看来,的确是这宋小郎所作。”

    乔尚亲眼见宋铮在辛弃疾家作了一首《水调歌头·送辛将军》,当即将情况说了出来。

    韦通沉默半晌后才道,“此人文资乃天纵之才,吾不如也!”

    侯仲连见表哥如此说,刹时垂头丧气,嘀咕道,“表兄,难道就让这宋小郎如此嚣张下去?”

    韦通摆了摆手,笑道,“一个人的本事,并不限于功夫多高,或者诗文作得多好。曹子建(曹植)才高八斗,年仅四十便抑郁而终;楚霸王之武勇震古烁今,却垓下自刎。同理,就算这宋小郎才气再高,但真实本事如何,还要考察一番。”

    韦通的话也对。一个人的本事,和他的文学水平根本没有太大的关系,刘邦是无赖,照样当皇帝,李白、杜甫作诗古今天下都无人能敌,但在两个人都郁郁不得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