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正思量时,柏鸣鸿似有所感,抬首望向府门方向。 过有几息,一阵悠扬钟声响起,柏鸣鸿便就自榻上起身,迈步出了这经月未离的洞府。 见柏鸣鸿出关,凡伯一如过往那般恭声道:“郎君,门中遣人传来急讯,言说三日后卯时于千秋峰上行大比之事。” “三日后吗?此事我已知晓,凡伯你且自去忙吧。” “老奴告退。” 待凡伯走后,柏鸣鸿自袖囊中取出两道飞符,起神识附上欲说之言,而后便就抬手将之自窗边打出,观其方向,当是去往云浮、青山二座云台。 做完此事,柏鸣鸿便就回返洞府继续潜修下来。 三日后,寅时方才过半,柏鸣鸿却是自静中醒转,这几日他细梳经年所学,已是将自家调整至最为意满志昂之态。 万般皆备,柏鸣鸿自榻上起身,理理自家衣冠,而后便就大步出得洞府,一路行至宅院前那处空地之上。 待有盏茶功夫,两驾法舟自天边缓缓落下,舟中所立,正是唐雨粟、黄沐清二人。 “劳鸣鸿久待,为兄却是来迟了。” “雨粟言重了,却是不晚的,这便就出发吧。” 言罢,柏鸣鸿便就自袖中唤出法舟,当先往千秋峰方向乘风而去。 眼见三架飞舟飞远,凡伯上前几步,稽首高声道:“祝郎君武运昌隆!” 其是真心不愿自家主子旁落,在这偌大曜阳宗内,如柏鸣鸿这般敬待下仆之人,其蹉跎这几十载,却是未曾见过多少。 两刻之后,三人法舟来至一处奇绝山峰前,此山形貌甚是奇异,虽并不如何陡峭,但其峰顶之处却有半数地界如遭人截断打磨般平整如镜。 黄沐清立于舟首,兴奋言道:“这便是千秋峰吗?此前倒是有所耳闻,今日终是得以一见,果是不同凡响。”其本就是个欢脱性子,此前碍于大比之事,只得日夜苦修,此番终是行至最后一步,自是难抑心中喜悦。 柏鸣鸿也是言道:“这天下奇妙险峻之地数之不尽,待日后我等修行有成,自当亲去游历一番。” 三人正谈笑风生,却见千秋峰上飞来一道暗淡遁光,待至三人舟前,其中现出一长髯道人,正是与林墨弦相熟的吴道人。 三人只见筑骨修士当面,自是不敢拖大,齐齐执礼道:“见过师兄。” 吴道人微一颔首,言道:“你三人可是要参与大比?且随贫道来吧。” 言罢,吴道人便是回身往千秋峰上落去,三人不敢怠慢,便就御使飞舟紧随其后。 待至峰顶,三人收了飞舟,却见那长髯道人已是坐于一桌案之前,在其前方,近百座擂台以五行之势摆列开来,而在正中则是有着五座更为高大的擂台,除此外,擂台四周还散落有数百蒲团。 再往远处看,便是高耸平整的一片岩壁,其上设有数千供修士观摩的席位,依旧例而言,今日乃是新入门修士比试,观战者应是寥寥无几。 “那三位道友,且来此处写下自家名姓,而后便去擂台下候着吧。”吴道人朝柏鸣鸿三人招手喊道。 三人应声上前,依序写下自家名姓,朝吴道人道声谢,而后便是往擂台下择一蒲团坐下静候起来。 闭目调息约有半个时辰,柏鸣鸿忽闻周遭嘈杂一片,便就睁开双眸,却见数十道遁光落于岩壁之上,而后便是三三两两择选席位坐了下来。 柏鸣鸿不以为意,仍旧闭目调息起来。 再过有一刻,却是又见一鎏金法驾自空中落下,其上坐一头戴星冠的英伟道人,正是蒋轩泽来此。 眼见此景,吴道人忙是迎上前去,在其指引下,蒋轩泽最终择一居中坐席安身了下来。 待其坐定,先前到此的修士们俱是起身前去拜谒,好一会功夫方才安歇。 柏鸣鸿此刻亦是抬眼看向那岩壁,半晌后,其眉间微颦朝左右言道:“雨粟,沐清,事有蹊跷,虽未必与我等有关,但仍需小心些才是。” 场中气氛唐黄二人亦是有所感应,故而皆是郑重点了点头。 果不其然,一刻之后,见参与大比者皆已是到齐,吴道人便就起遁光行至蒋轩泽那处,言道:“大师兄,大比可否开始了?” 蒋轩泽睁开双眸,淡声道:“师弟辛苦,且再稍待片刻,师尊及诸位上真今日也会前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