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章 遁入佛门-《女皇情感之路》
第(2/3)页
杨达夫妇苦口婆心劝道:“姝儿,不要辜负我们的良苦用心。人家在你这个年纪,都早做母亲了!”他(她)们指着站在旁边的女佣小杨,“你看小杨,她只比你大两岁,可做妈都做了四、五年了,还一双儿女哩。”
杨氏笑着点点头,并帮着劝道:“小姐,听父母的话,没错。”
杨姝却固执地搖摇头。
杨达夫妇只好相对苦叹:“这孩子是学佛学忽了,学得走火入魔了!”
······日愁夜愁的杨达夫妇只好陪着笑脸:“姝儿,我们都老了!人家在我们这把年纪,早就都当外公外婆了!你就给我们个‘鸿福’之‘源’吧!”
父母虽然是笑着说的,可是硬招:事情已经提到孝不孝的高度!
杨姝想了想,对父母道:“既然我在利州才能给父母这个‘鸿福’之‘源’,那就请父母大人将女儿嫁到利州去吧。”
京城长安远离利州十万八千里!这不是存心为难、借故推辞吗?面对执迷不悔的爱女,杨达夫妇真是欲哭无泪,有口难笑!
就这样,杨姝亮丽鲜美、美伦美奐的青春年华,在佛堂的香烟缭绕中,在父母的焦虑忧愁中,在自己淡定而执着的坚守中,渐渐褪去。
············
611年,62岁的杨达凝视着32岁的杨姝,老泪纵橫,她对这个爱女有千言万语要讲,但此时只能作最后的叮咛。
军号声声,声声逼人!
杨达转身走了,带着对爱女无限的爱意和无穷的牵挂,流着辛酸的泪水,追随隋明帝杨广踏上了东征高句丽的征途,是那样的老态龙钟!那样的步履蹒跚!那样的愁肠百结!
杨姝望着父亲远去的略显驼背的身影,一种深深的愧疚和魂牵梦萦的挂念,使从未流过泪的她,泪流满面!
更是杨姝没料到的,这次分别竟是他(她)们父女间的永别!
和杨达同时随军东征的还有他的大哥杨雄。杨雄任检校左羽卫大将军,出辽东道;杨达任右武卫将军,进位左光禄大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