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眼底透出一丝兴奋,连声说道:“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陶宇达身子微微一颤,他被吕永昌激烈的动作吓了一跳。 但听到吕永昌口中的话语后,他赶忙将身体微微前倾,一脸急促地追问道:“教授,您想到什么好方法了吗?” 面对陶宇达急切的追问,吕永昌脸上露出了神秘的笑意。 “星球级别的核聚变,你想到了什么?” 陶宇达不由一愣。 渐渐地,一个匪夷所思的念头在他脑海中浮现而出。 他双眼微微瞪大,喃喃自语道:“太……太阳?” “不,说错了,应该是主恒星!” “教授,您是想把格利泽555当做能量来源?!” “当然。”吕永昌笑着点了点头,“听说过戴森球项目吗?” “地球时代的一个理念。” “直径2亿千米不等,用来包裹恒星开采恒星能源的人造天体。” “说白了,其实就是围绕恒星建造的,用来获取能源的巨构建筑。” 陶宇达用力咽了口唾沫,随后,他轻轻点了点头。 作为地球时代的老人,他自然清楚这个名词。 “换做以前,我们可能无法完成如此宏达的项目。” 说着,吕永昌从椅子上站起身,并伸手打开了一旁的全息投影,调出了格利泽555恒星系的星图。 “但如今,人类已经拥有了建造戴森球的技术。” “将一颗红矮星改造成反物质生产基地。” “我想,这应该足够满足人类文明的需求了。” …… 时间就是金钱。 对处于高速发展的人类文明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东西。 因此,在决定研究方向之后,吕永昌没有任何犹豫,甚至没有多休息片刻,再次召开了科学院会议。 …… “……” “材料方面,戴森球主体框架采用碳炔材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