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分兵-《抗日之铁血兵王》
第(2/3)页
云鉴在试着融入这支强悍而又诡异的部队,马铮也在以旁观者的角度在了解自己的这个搭档。事实上按照八路军现在的惯例,云鉴才是这支部队的最高指挥官,因为他是政委,不但要管部队的政治工作,同时也要管部队的人事,甚至于连具体的战斗都要插手,这种情况直到雪村战斗之后才会有所改变。
不过马铮却发现自己的这个搭档是个聪明人,知道什么该管什么不该插手,这些天下来他对于部队的政治工作几乎是事无巨细,做的很到位,部队的政治风气似乎一下子浓了起来。但是军事上的事情他一般很少插手,甚至于连人事任命也从不插手。
另外马铮还发现自己的这个搭档骨子里也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一说起训练打仗那是两眼冒光,结合他的履历,马铮知道云鉴从骨子里还是一个军事主官。
这些天云鉴的表现马铮都看在眼里,没的说,评价就两个字——完美!
招兵的效果很好,有了这几次的大战,察南游击支队在丰镇、前旗一带已经彻底打开了局面,很多老百姓都知道阎王山上驻扎着一支能打胜仗的抗日队伍。所以当招兵小分队下去招兵的时候,不少人纷纷踊跃报名,短短不到一个星期就招收了八百多人。
与此同时,附近的土匪绺子也知道马铮所部对他们的态度,一部分人主动要求加入八路军,而另一部分则是指接远遁。一时间,以阎王山为中心方圆近百里的范围内日本人不敢来,土匪也没了,老百姓生活从未像现在这般安定过。
不过马铮知道,这种安定只是暂时的,以日军睚眦必报的性格定然不会等着他们坐大的。现在之所以没有继续向阎王山发动进攻,主要是因为日军被他们前段时间凌厉的攻势打懵了,一时之间摸不着头脑,等他们回过神来就是大战再起之时。
1938年2月7日,马铮主持召开察南游击支队年终总结大会,除了对前段时间各大战役的总结之外,同时做出向苏木山、大青山分兵的决定。
马铮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经过通盘考虑的,阎王山虽然坚固的像个乌龟壳,但是阎王山只是一座很小的独立式山峰,根本就没有战略纵深。一旦日军铁了心围山的话,那后果很难想象。
而且察南地区只有他们这一支抗日的队伍,可以说是孤军一支,一旦察南游击支队遭到日军重兵围攻的话,根本不可能有援兵。因此绝对不能将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到一处,那样完全是等于将鸡蛋放在了一个篮子里。
察南地区多山,境内大小山峰不下数百座,马铮之所以选择苏木山和大青山是有道理的。
苏木山位于兴和县大南山深处,与丰镇相邻。而大青山则是位于兴和与尚义交界处,只要控制了这两座大山,就等于在察南、晋北、冀北按下了两颗钉子,再加上阎王山,三座大山形成掎角之势,日军想要消灭他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