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剿匪会议-《康熙国策顾问》
第(2/3)页
从这天晚上开始,吴琠就不停的接到宴请的邀请,吴管家早就得到了吴琠的安排,除了安排衙役给远近有名有钱的地主乡绅送请柬之外,门房上也得到了吩咐,但凡地主富商邀请县大人,一概请他们后天下午到县里的鸿雁楼商议缉拿盗匪的大计。
……
“各位仁翁善长,本官很高兴大家能赏脸屈尊到此。”吴琠在主位上对来宾拱手道:“想来今天请大家来的目的不用本官细说大家也都能明白。目前我们确山县有一帮土匪流寇到处打家劫舍,手段令人发指,为保一方平安,为黎民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说到这,吴琠停了一下,吊了一下大家的胃口:“当然了,主要也是为了在座各位身家性命的安全,本官决定,不惜代价,一定要将这股匪患缉拿归案,还我确山县一个朗朗青天!”
这话一出口,顿时在座的地主乡绅门轰然叫好。他们不关心什么土匪流寇,也不愿意官别人受了什么苦难,先决条件就是这些事情都不要影响他们自己的安全、不要影响他们挣钱。县令大人的话显然说到他们心里去了,缉拿盗匪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他们这些人的身家性命!有这样的一个肯为自己着想的父母官,当然得赞赏一番。
吴琠等热闹得差不多了,用手压了一下:“想来本县出的几份公告大家也都知道了,可能有人不甚理解本县为什么对安置流民动了那么多的脑筋,大家不妨想一想,当年李自成为什么能打进北京?就是因为流民!这样的人要是一个两个,无论是礼送或驱赶出境,又或者放在本县的大牢里都无所谓。怕就怕人多,大批流民四处流走,一路嚼草啃木,所过之处,宛若蝗灾一般,但凡遇到阻碍,很可能就会暴起杀人夺产,更有甚者就如当年的李自成一般祸国殃民。所以,对流民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好,本县可能丢的是头上的顶戴,但各位丢的可能就是身家性命了。”
吴琠这番话说到大家心里去了,谁都知道,确山县这段时间闹土匪本就闹得凶,被抢的已经不是一家两家了,现在又出现了为数甚多的流民,一旦处理不好,真的有可能出现吴琠说的情况。
等大家议论了一番以后,吴琠接着说:“本县以为,对于那些打家劫舍的土匪流寇,为了保我确山县长治久安,定是要将他们全部剿灭的,是以本县不惜高额悬红,务求彻底剿灭。但是对于普通流民,依律当以赈济为主,可是大家都知道,这些人本就无家无业,老是这么赈济下去,咱们这确山县就成了无底洞了。再说了,赈济需要报匪患或灾情,确山县虽有匪患,但并不严重,请朝廷出兵剿灭本不可为,但于我们地方就甚是头疼了。所以本县觉得,与其束手无策,不如授人以渔,先安定了这帮流民,我们就能腾出手来全力以赴去对付那帮打家劫舍的盗匪。”
“吴大人说得好啊!”“吴大人真不愧是本县的父母官!”“……”“……”
大家说什么的都有,一句话,大家都认定了吴琠是个好官。
吴琠非常恭敬的给大家行了一个礼,在一片“不敢当”声中,吴琠说了:“大家也都知道,虽然我确山县算是左右较为富裕的城镇了,但是县里面公务开支有限。现在既要安抚流民,供给他们垦荒期间一点嚼口和种子,还得拿出钱粮供应剿匪之需,县里面的那点公务开销肯定是不够的,如果我吴某人承担得起,当然无需劳烦各位,可现在就是这样,凭本县一人之力要想干成这两件事实在是难于上青天。再则此事也与在座各位的身家性命有关,所以本县想请各位助我一臂之力,捐助些钱粮。本县这里有两个办法,首先是粮食和种子。单价可以用借与或捐助两种方式。所谓借,当然就有得还,不过因为是借给垦荒的流民,所以借的时间会长一些,我想按一年一分的利,三年时间由垦荒的流民自行偿还,就以他们开垦出来的荒地为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