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伴随着殿外的这阵渐起的淅淅沥沥,我目视着她庄重的将两块长生牌供奉了起来,随后退后两步,双手合十,闭上双眼,虔诚祈祷。
我听不清她的口中的祈愿为何,但那张面容中,应是寄托着希望与甘甜。
待到她做完这一切,转身向我。
“法师,我还有一件事。”
“居士请讲。”
“我还想去一趟观音殿还愿。”
我心头一震,沉吟了片刻,“那……请随我移步吧。”
出了地藏殿,我与她穿廊过院,她跟在我身后,我们都走得不快,耳边雨声不歇,水点顺着屋檐串连成线,地上盛开出的水洼荡出圈圈波纹,息息不停。
“法师,我每年都会来诠灵寺祈福,但每次都无缘能再见到你。有时候我会想,是不是我与你无缘,或是我与佛无缘,你们拒我于千里之外,像是在表达对我陌生,但幸好,这三十年的时间,总算能够换来一次让我还愿的机会……”
身后廊道,传来她的一声幽幽哀诉。
我倒吸一口凉气,整个人如泥塑一般扭过头。
“曹居士伱……还记得我?”
“法师,你不是也一直记得我吗?”
我俩缄默无言,同时停住了脚步。
毫无疑问,当初那个心向阳开的少年下了山去,没有完成他在地藏殿外的那场发愿,起码,在眼前之人夙愿未了之前,他就先一步离开了。
如此地狱之中,就还有一个人,没有得到解脱。
院中丁香雨中愁,春恨落花思悠悠,少时结愿再相逢,蓦然回首,彼此俱是百年身。
“譬如初三四五缺,半无半有未圆全。待到十五良宵夜,到处光明到处圆。”
她说着年少时从菩萨那里求来的签语,说完之后便笑了:
“当时我先生胡诌说这是一支上上签,是所求之事尚未达到圆满,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得到一个好结果。”
我缓缓解释道:
“从字面上说,这看似是一支好签,但可惜的是,这实则是一支中下签。
所谓的譬如初三四五缺,半无半有未圆全,就是说一开始无法看见,但是后来能发现,却已经迟了,无法挽回。预示着居士在青年时期能遇到自己的姻缘,却是有缘无份,可能留下一份遗憾。
而等待十五良宵夜,到处光明到处圆。十五的月亮是在傍晚升起的,再过一二个时辰便是灯火通明,意味着你将会在中年之前,能有完满的姻缘,可这也并不确定……
毕竟良宵夜,并非是月月都有的夜,且时间短暂,并不长久,如果度过了一次圆满,又要再度等待下一次的圆满……”
对于这个并不讨人欢心的释义,她只是笑了笑,坦然道:
“已经很好了……真的很好了……
我们已经很幸运了,我先生曾跟我说过另外一个故事,在那个故事里,我们都是失意人,他浑噩颓唐,我心不由己,在命运的作弄下,我们的关系看似千丝万缕,却又无法相连,最终酿成一桩悲剧。
而为了改变这个结局,他付出过许多不为人知的努力,其中有好的,有坏的,甚至生死,甚至爱恨,甚至记忆……”
她再次行走动了起来,来到我身边,我随即旋身,陪着她步步向前。
细雨霏霏,飘飘洒洒,水滴敲击顶上青瓦,发出一连串清脆的响动,廊道两边搭上一片雨帘,行走其间胸怀释然,整条走廊被她那满是怀旧与欣悦的口吻贯穿,竟幽幽生出一种缥缈美奂的脱世韵味。
“我不认为上苍会单纯因为一个人的努力或是坚定,就改变一些命中注定的东西,诸如出生,诸如环境,诸如一些万物法则,但我们这些个体,竟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意,通过这份心意,去影响到别人,从而,改变一些事物,乃至于最终的命运。
我跟我家先生年少时,就这么在一个‘譬如初三四五缺,半无半有未圆全’的状态里分分合合,当我见证了他的决心与痛苦,当我明白了一切的前因后果,我思考了很久。
他一直都是一个孤独的人,我不想看到他做了那么多,最后换来的却还是孤独,这就像是一个圈,我明白,光靠他一个人,他走不出来的……
所以,我就决定,上天如果不去帮助他,那么就换我来。”
我眉头上挑,不禁问道:
“是从什么时候起,你决定要帮他?”
“可能是,当他把我推向一个比他更好的人,然后能够毅然决然转身离开的时候;也有可能是,当我看见他明明可以不再有所顾忌,却宁愿选择变得苍老,背负一切的时候;更或许,是我一直对他余情未了,我也说不上一个准确的答案……
不过我清楚,他是一个痴儿,在感情方面看似精明,实际上却很笨拙,有人教了他如何去爱,却没人教他要如何自爱,他对别人好的方式,就是委屈了自己,甚至是折磨自己,不惜将自己弄得片体麟伤后,还要去成全别人。
这种方式其实不对,我不喜欢他这个样子,他本性是个很好很好的人,若说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赎罪,那么在获得原谅后,一切就应该尘埃落定了吧?”
我又问:“不光是为了爱?”
她迟疑了一会,摇摇头:
“当时恰逢一桩旧事重演,但对彼时的我来说,已谈不上什么损害,所以其中更多的,是让我知道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往事与一些发乎人性的行为,这坚定了我去帮他的决心,若说情爱,当时我心中尚有一个心结未了,爱又如何,不爱又如何,反倒无甚挂碍了。”
我知道她说的应该是当年网络霸凌的事,于是继续问:
“曹居士慈悲,那你是如何去帮助贺施主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她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看向我,反问道:
“法师,从你给到我了那串佛珠的之后,我就一直有一个问题,我知道你是想渡了我们,可是我们所处在这样的一个世界,我们所付出的一切情感与努力,究竟算什么呢?”
我单手作礼道:
“知业如幻,业报如像,诸行如化,应知一切心识如幻,应知世间诸行如梦,不外如是。”
她再次发问:
“那……在这场发生过无数次的轮回故事里,法师你又是谁?”
我谒念:
“我既我,不依此岸、不著彼岸、不住中流,而度众生无有休息。”
她的眼中闪过一缕失望的神色:
“所以……这一切真的是一场生前未了,死后得偿的幻梦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