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节 烈焰突营-《荣耀归于罗马》
第(2/3)页
这些仪式庄严而郑重,充满了军队特有的一种沉肃气息,但和在这之前被罗马军团从公元一世纪开始便广泛信奉的密特拉宗教崇尚神秘的仪式有着截然不同的特质,经历了全面改革的北疆已经完全皈依了新的罗马多神教,那些矗立在神殿中神讳、神职、神格都被严格确定下来的诸神各司其职,完全涵盖了罗马社会的各个领域,而他们的神职中则吸收了大量合理或者已有的被人所推崇的成分,从而易于为人所接受,当然,使这些焕然一新掌控着民众精神世界的诸神真正能够取代过去杂乱不堪的宗教神祗的原因还是在于北疆政权的全力扶持,而这种教权服务于政权或者说相互合作的属性也是新的多神教符合历史发展的必要特性,否则两者任何一方独大都只会对社会造成失衡的不利影响。
作为最讲究纪律的地方,军队里毫无疑问是最先彻底皈依多神教的地方,战神、冥神、医疗之神、神使的祭司都是各个军团必配的随军编制人员,这些祭司通过各自侍奉的神祗的特殊神职来为将士们带去慰藉,弥补他们精神世界的空虚,事实验证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就比如眼前这一幕,对于阵亡将士的葬仪历来都是罗马军团中最为重视的事情之一,逝者的安息和荣耀将会激励生者追求,和那些蛮族轻视同伴的死有着天壤之别,罗马人极其注重每一个生命尤其是自己的同胞,即使是身兼战区司令这样的职务,在普通士兵的葬礼中也要无条件出席,这不光是对逝者,更是对生者的尊重。
葬礼进行了大约半个小时,当那将逝者的遗体焚烧成为尘埃的熊熊烈焰熄灭后,校场上的士兵才在军官的允许下离开,而祭司们还有最后的事情要做,就是将逝者的骨灰认真收集起来,装入贴有姓名标签的陶罐中,等战争结束,这些陶罐会随同军队代管的薪金、战殁的抚恤金还有军功的赏赐一齐送回到逝者的亲人手中。
“这些年轻的小伙子都是好样的,没有辱没军团。”离开校场的巴鲁斯和安奎拉并肩走在走廊上,刚刚的葬礼似乎让前者的心情微微有些沉重,因而才会不由自主地低声唏嘘。
“有战争就免不了会有牺牲,关键在于这些捐躯将士的牺牲是否有价值。”似乎是在回应巴鲁斯的自语又或者是再次重申自己的战争观和信念,安奎拉的话中充满了一种战争的冷酷“那些哥特人没有发动进攻,说明事情正在按我们预想的情况发展,他们一定会选择驻扎在附近,在我们没有露出破绽前他们不会轻举妄动。这就是我们等的机会,今天晚上,我就要让这支哥特军队灰飞烟灭!”
安奎拉的话显然意有所指,一旁的巴鲁斯肃然地点了点头,随即两人加快脚步,身影很快消失在走廊的转角处。
转眼间,夜幕降临,河岸边的哥特人营地以及凯尔采城堡都是火光点缀,显得十分平静,似乎双方达成了某种默契,只要一方不先动手挑衅,另一方也不会轻动。
然而当月至中天,黑暗中除了虫鸣一片静谧时,凯尔采的城堡大门却悄然打开,一队队全副武装的罗马军队鱼贯走出,旋即没入到野外的草野之中不见了踪迹,连声息都遮掩得无从发现。
悄然出城的罗马军队借着深沉夜色的掩护悄然摸到了哥特人营地旁边,然后安奎拉和巴鲁斯各自率领一部分头行动,安奎拉负责在哥特人的归路西面和北面用士兵们携带的干草垛以及就地取材的草木枯枝堆成一道长达数百米的弧形屏障,而后便缓缓退入到黑暗中静静等待。而另一边,巴鲁斯则负责直接进攻,不过在进攻之前他们先要收割足够的杂草放在带来的手推车上,到时候用火点燃冲入敌营正好现在是初冬,天干物燥,大火必然肆虐敌营,这样一来可以很大程度减少自己的伤亡。
等一切准备妥当,已经又过了一个多小时,营地里的哥特人早已睡得死沉,于是巴鲁斯果断命令准备进攻,身手敏捷的精锐士卒率先潜入,拔除哥特人的哨兵,而后大队人马推着木车紧跟而上。
“将军,哨兵已经全部干掉了,哥特人没有一点动静,我们偷偷看了几座军帐里面都睡满了哥特人士兵,敌军肯定没有察觉!”来到哥特营地前的巴鲁斯等了片刻,就看见浑身漆黑装束的精锐尖兵们安然无恙地返回并且带来了好消息。
“好,点火!”既然得到了确认,巴鲁斯自然不会犹豫,立刻低声传令下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