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节 贫民窟的幸福-《荣耀归于罗马》


    第(2/3)页

    小屋里的东西很少,都是一些从外面捡回来的还能用的东西,然而这些堆在一起杂乱不堪的东西却在女主人细心巧手的布置下显得十分美观简约,小屋的每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透着一股整洁的爽利气,让人不仅不会有丝毫身处陋居的拘束,反而会发自内心地赞一句家有贤妻。

    在小屋朝北,唯一能够透射阳光的地方安置着一张床,透过朦胧阳光在屋内洒下的明暗分界线可以看到,床上,一位样貌普通、皮肤有些暗黄的女人正静静地躺在上面,盖着厚厚的用捡来的羊毛和碎布拼接缝成的被褥,沐浴在阳光下的脸庞散发着一丝柔和的天然属于母性的光辉。

    那就是汉纳的妻子——缇娜,同样是在贫民窟出生长大,父母早已亡故,独自一人靠着给城里富贵人家浆洗衣物、缝缝补补度日,当初汉纳来到亚历山大的时候,第一次走进贫民窟时几乎饿得快要倒毙路旁,就是这位善良的当时还是一个女孩的缇娜用仅有的麦饼混合着清水喂给汉纳,救了汉纳一条命。而在那之后,汉纳便于缇娜住在了一起,从相识到相爱,没有什么浪漫和誓言,有的只是彼此之间的默默付出。

    后来,缇娜嫁给了汉纳,没有婚礼、没有新房、甚至没有像样的衣服,但那一天,不少相熟的邻居都过来一起,就着攒钱买来的肉汤和野菜、水果。举行了一个小小的仪式,见证他们的相伴终生。

    结婚之后的汉纳和缇娜成为这周围居民眼中的幸福小俩口,汉纳变得更加勤快努力,每天起早贪黑,四处寻找可以多赚哪怕一个铜币的工作,而缇娜也继续在贵族家里帮忙添补家用,两个人相濡以沫共同努力营造着属于他们的未来。

    然而,现实并不会因为他们之间的感人而变得美好起来,他们在外面遭遇的依旧是人们鄙夷的目光,做的是最脏最累报酬仅能勉强糊口的工作,努力和决心并不能改变命运,所以在承受生活的沉重打击时即便拥有着彼此的他们也会感到迷茫和没有希望,而就在这时基督教蓦然出现在了他们的生活中。

    那是一个很普通的黑袍教士,穿着破烂的黑袍,手里拿着木棍就像是一个行乞的流浪客,然而,当他来到贫民窟,用最平实和质朴的语言宣扬上帝,宣扬天堂时,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被他的说教吸引了汉纳自然也不例外。

    汉纳曾经是一个奴隶,他不信奉任何一位神灵,这既是因为他本没有继承任何信仰,也由于在他眼中,宏伟神殿中的那些神祗都是高高在上地冷漠旁观着世间,那些神庙的祭司永远也不可能在意一个奴隶的死活,无论是奥林匹斯众神还是埃及的土著神灵,都给不了他任何心灵的慰藉。

    可是,当那个黑袍教士讲述着上帝的慈爱,讲述着基督如何引领人类走向光明,并且无畏牺牲、还有那些朴实近人的教义时,汉纳虽然是个十足的文盲,但并不妨碍他听懂那些简单的意思,于是他惊讶地发现居然还有神灵会关注他们这些卑贱的人。

    于是,自那之后,汉纳总是会在工作回来的路上来到那个黑袍教士每天都会出现的地方,聆听一番圣经的教诲,听着那充满上帝关爱世人的圣辞,汉纳会不知不觉沉浸其中,忘记生活的艰辛和坎坷,心境一片平和,而到后来,汉纳把缇娜也带了过来。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汉纳惊讶地发现和他一样的人越来越多,贫民窟这片区域内的居民几乎每天都会聚集到这里,聆听黑袍教士孜孜不倦的教谕,他们的脸上浮现着现实中从未有过的光彩,汉纳知道他们是在向往天堂,向往那个没有痛苦的净土。

    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汉纳也曾深深坚信天堂的存在,并且觉得上帝一定才是真的神灵,他也憧憬着死后去往天堂,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一天天过去,在经历了从疑惑、猜疑到笃信、虔诚的内心变化之后汉纳突然觉得,一切又索然无味了。

    他无法再像其他人那样,对黑袍教士毫无保留的信任,也无法再对基督的教谕充满狂热,他突然觉得不想再去听,因为一切都没有实际意义,生活的艰辛仍在继续,汉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变得如此理智和淡然,在绝大多数居民都虔诚地皈依了基督教之后,他却与众不同的不再去听教士宣讲教义了。他宁愿多做一份工作,也不愿再在虚幻的言语中浪费时间了,特别是当他从妻子口中得知,他就要当父亲了的时候。
    第(2/3)页